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48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671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北阿尔金巴什考供-斯米尔布拉克杂岩体位于巴什考供盆地北缘, 呈东西向展布, 宽约 2~6 km, 长约30 km, 出露面积约140 km2. 主要由灰黑色石英闪长岩、灰白色花岗岩、粉红色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组成. 围岩为前寒武系片岩、变质泥岩及变质凝灰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石英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 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 而粉红色和灰白色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 具有S型花岗岩的属性. 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 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481.6±5.6) Ma, 而灰白色花岗岩和粉红色花岗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 分别为(437.0±3.0)~(433.1±3.4) Ma 和(443±11)~(434.6±1.6) Ma. 结合区域地质特征, 认为石英闪长岩可能形成于洋壳俯冲环境, 而灰白色和粉红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碰撞后环境.  相似文献   
122.
温泉沟群出露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构造接合带的南侧,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碎屑岩,对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和产出构造背景目前还存在着争议。采于这套地层中的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过渡陆壳和造山再旋回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深海相残留洋盆。这些分析结果为康西瓦结合带的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沉积体系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是新疆3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由侏罗系煤成烃形成大规模油气聚积的盆地。为了正确认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剖面观察和钻井岩心、测井分析,对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相进行了重新认识,结果发现,其沉积相类型除了已被普遍认识的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以外,还存在典型的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在沉积相纵向演化和横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从八道湾组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向上至西山窑组和三间房组演化为以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至顶部七克台组则发育以滨浅湖沉积体系为主,纵向上构成一个明显的基准面上升的退积序列;南北坡沉积体系的构成具有较大差异,南坡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北坡则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24.
西昆仑柳什塔格峰西侧火山岩的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境,因此它是一个古结合带大洋洋壳的残留。采样作Rb-Sr等时线年龄分析,时代为震旦纪(563±48Ma),说明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震旦纪就已经存在。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演化时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对相关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整理、分析,从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关键环节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地质勘查的认识。在青海省高原高寒整体自然地理、气候背景下,结合煤盆地地质、生态地质环境敏感问题、勘查开发活动强度等因素,梳理、分类、总结了青海省典型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并由此提出四种典型生态地质勘查模式。最终,基于生态地质勘查视角的传统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的实践应用,在经费高效利用、工作效能提高、生态地质环境扰动降低、地质成果最大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6.
西藏班戈县久朗仓地区新发现中生代珊瑚化石23个属种和层孔虫化石5个属。这些化石表明其所在地层的时代为晚侏罗世,因此不属于中泥盆统—下石炭统查果罗玛组和中二叠统下拉组。根据沉积特征与古生物特点,本次主要研究的地层应对比至侏罗系上统吐卡日组,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上段夹碎屑岩,表明本套地层处于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台地环境,其中生物礁的发现表明吐卡日组也是措勤盆地一个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27.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的Sm-Nd定年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武当地块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的前震旦纪基底岩块,该基底岩块中广泛发育变形变质的基性岩墙群,获得岩墙群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t=782±164(2σ)Ma,INd=0.51171±16(2σ),εNd(t)=+1.5±1.0。据此并综合区域地质实际,对南秦岭元古代古陆块的存在及其裂解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8.
介绍了盱眙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阐述了自然景观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人文景观的地质因素。这些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造就了现今的旅游资源,使其不仅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和文化性,而且还具有地质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9.
130.
鸣宇 《气象科技》1975,(3):29-30
日本有关部门在1974年上半年研制成“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系统”以后,从11月份起,此传输系统已纳入地面观测业务。作为该系统的终端设备之一,负责提供资料的各自动气象站(可测定4项基本气象要素),已于11月1日起正式开始作雨量观测,其它3项要素将陆续试用和投入业务使用。“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系统”是一个联机系统。日本气象厅在十年前开始研究设计,1972年正式委托日本电话电报公司进行研制。这套联机系统的建成,前后共用了3年时间,投资共达八亿三百万日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