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390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基于小凌河、大凌河、双台子河、大辽河附近的钻孔资料,分析了4条河流附近的沉积物组成以及工程地质特征。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物为粉土、黏土和砂土为主,在小凌河地区14 m以下地层出现了厚度达16 m的砾石层;辽河三角洲小凌河和大凌河地区浅部地层有一层超过1 m的淤泥层,工程性质较差,除淤泥层外,其他地层含水量一般不超过30%,以中低压缩性土为主;辽河三角洲地区的承载力特征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桩径为1 200 mm,壁厚24.0 mm的钢管桩情况下,辽河三角洲地区30 m深度处地层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最大值均可达到9 000 k N,但在淤泥层、粉质黏土和黏土层的承载力出现急剧减少的现象,在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持力层。研究成果对该地区的陆地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2.
通过土工试验和粒度分析,发现埕北海域沉积物主要以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地区分布有粉砂和淤泥质土。综合考虑研究区沉积物、水深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因素,可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工程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针对4个工程区,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稳定性的5个主要因素即:沉积物类型、主要持力层埋深、主要持力层承载力、地形地貌和地质灾害类型作为评价因子定量对各区稳定性进行评价,发现4个工程地质区的稳定性分别为:Ⅰ区(稳定区)、Ⅱ区(不稳定区)、Ⅲ区(较不稳定区)和Ⅳ区(较稳定区)。以此为研究区的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73.
正东汉时期的人们就认识到了"玉,石之美,有五德。"石之美是客观存在的,五德则是中华传统文化赋予玉石的人文特质。玉石、赏石之类,除了天然美之外,历史赋予的人文特质非常关键。正因如此,玉石、赏石之类的鉴定自古以来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贺兰石亦如此。  相似文献   
874.
利用古菌16SrDNA特异引物对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中古菌的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丰富,大部分为新的不可培养古菌;泉古菌在整个沉积物柱中是优势菌群,约占81%;古菌多样性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增加,区系结构也随深度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在表层沉积物中,88%的序列属于Ⅰ型海洋泉古菌(MGⅠ),而在中层和底层检测到的古菌序列大部分与不可培养的富含甲烷的环境序列有最高的同源性,并且有15%的克隆子序列属于甲烷八叠球菌目(Methanosarcinales)和甲烷微菌目(Methanomicrobiales)。QC-PCR结果表明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中古菌含量丰富[(1.93±0.60)×106~6.45±0.25×10716S rDNA拷贝/g],呈现随深度增加含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5.
定置网具是1种被动过滤性渔具,其渔获效果往往受水流、底质以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改进传统的定置网具,本试验参考定置张网、多门网箱簖以及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等定置网中拦网、八字门的设计参数,结合本次试验条件设计了由拦网、八字门组成的模型网,研究了鲤、草鱼在400 Hz矩形波连续音的刺激下对该模型网的行为反应,探讨了音响驯化技术与定置网具相结合的联合渔法中拦网、八字门的相关参数以及开发新渔具、渔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鲤、草鱼在声音刺激下能够通过模型网至聚集区内聚集,其平均开始进入拦网时间分别为76.9和89.4 s;平均开始进入八字门时间分别为79.3和71.2 s;平均开始聚集时间分别为120.0和96.0 s;平均聚集时间分别为125.8和87.8 s;平均聚集率为76.5%和84.2%.由此可见,结合音响驯化技术能够提高定置网具的捕捞效率.  相似文献   
876.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2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地震为7月22日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7.8级地震(图1).2020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频次较少、强度较低,全球已持续2年未发生8级以上地震.自2018年以来,中国大陆及周边已连续3年未发生...  相似文献   
877.
不同剂型和剂量的维生素C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1.0~14.0℃条件下,将平均体质量2.29 g的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随机放入39个容积50 L塑料水槽中,投喂以玉米蛋白为蛋白源,分别添加0、500、1 000、2 000和4 000 mg/kg V_C-2-三聚磷酸酯(L-ascorby1-2-polyphosphate, LAPP)、V_C-棕榈酸酯(L-ascorby1 palmitate, LAP)和V_C -磷酸酯镁(L-ascorby1-2-monophosphate-magnesium, APM)的13种饲料.90 d的饲养情况表明,摄食添加V_C饲料的刺参的生长、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摄食未添加V_C的幼参(P<0.05).摄食添加LAPP饲料幼参的特殊生长率最高(0.21%/d),添加LAP(0.17%/d)的次之,添加APM(0.15%/d)的最低,分别比对照组(0.12%/d)高75.00%、41.67%和25.00%.摄食添加LAPP饲料幼参的平均蛋白质效率最高(12.57%),摄食添加LAP饲料的(7.76%)次之,摄食添加APM(6.86%)的最低,分别比对照组(5.52%)高127.72%、40.58%和24.28%.在3种剂型V_C组中,饲料系数由低到高依次为:LAPP<LAP<APM.饲料中LAPP、APM和LAP的添加量为2 000~2 500 mg/kg、1 000~1 500 mg/kg和2 000~3 125 mg/kg时,幼刺参对饲料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878.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支持。本文采用了以CASA模型为基础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基于MODIS数据,估算了2005年杭州市余杭区森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计算得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六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3.8467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2.5215亿元和11.3252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有机物质生产>营养物质循环>水土保持>净化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一个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与评价的方法,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79.
能量代谢研究对水产配合饲料研制和评价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锯缘青蟹幼体能量代谢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能量转化效率、摄食代谢和特殊动力作用(SDA)、饲料的适宜能量浓度和能量蛋白比(C/P)及能量代谢的底物四个方面,阐述能量代谢的研究在水产配合饲料研制和评价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80.
我国海岛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海岛资源未能合理利用。为了加强我国海岛的综合管理和实现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海岛进行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文章在分析我国海岛生态系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岛,从海岛开发的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海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尝试性地提出我国海岛生态系统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