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403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本文通过对6组(15个)用不同灌浆料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试验,分别研究了未加固、外包钢加固不灌、外包钢加固用复合灌浆料灌浆、外包钢用环氧树脂浆料的P—△曲线,提出了最优加固方案:用高性能复合灌浆料加固试件。采用这一方案可提高构件寿命。研究成果已被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52.
岩体粗糙裂隙非线性渗透特性是岩体渗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Javadi所提T模型中亚裂隙中速度恒定这一假设的不足,将其修正为速度与开度成正比的经验关系,考虑黏性压降和局部压降,提出了新的低速下粗糙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MT模型)。为了验证MT模型的正确性,对5种不同粗糙裂隙进行了低流量的饱和渗流试验,将现有模型及MT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MT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且模型适用于粗糙性系数JRC≤10的低粗糙度裂隙,雷诺数小于1 000的低流速情况。对MT模型进行分析,初步揭露了粗糙裂隙的非线性渗流机制,即小雷诺数下的Darcy流和大雷诺数下的Forchheimer流,并用临界雷诺数区分两种流动行为。分析了裂隙的粗糙度和开度对非线性渗流特性的影响,表明裂隙越粗糙或开度越小,则临界雷诺数越小,非线性作用将越强。提出了临界雷诺数与水力开度和绝对粗糙度的经验关系式,同时指出该关系式适用于JRC≤10的低粗糙度裂隙。  相似文献   
853.
岩体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祖洋  姜清辉  姚池  周创兵 《岩土力学》2013,34(4):1171-1178
针对裂隙岩体的非稳定渗流问题,通过将Darcy定理扩展到包含干区的整个裂隙网络区域,并令潜在溢出边界条件为Signorini型互补边界条件,将湿区上的非稳定渗流问题转化为全域上的一个新的初边值问题。为降低试探函数选取的难度,建立与定义在整个裂隙网络区域上的偏微分方程(PDE)提法等价的抛物型变分不等式(PVI)提法,并给出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分析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格式和迭代算法,与砂槽模型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将文中发展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含复杂裂隙网络的边坡非稳定渗流分析,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出边坡内部自由面随库水降落的变化规律,并能准确地描述裂隙网络内部渗流运动特征及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854.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规模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因城市下垫面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城市人为热排放的迅速增加所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已成为城市气候和区域气候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更好地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进展,综述了城市热岛的概念和形成机制,重点介绍了地面气象资料观测法、遥感监测法和边界层数值模式模拟法等3种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总结了城市热岛效应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基于现有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不够完善和深入,研究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尺度局限于宏观大尺度以及各种方法自身的局限性等不足,指出在未来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应突破现有的大中尺度,注意结合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多平台监测以及综合考虑气溶胶粒子对辐射强迫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55.
856.
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服务能力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服务能力在研究和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的建设。因此,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的关键构成、设计和实现方式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的初步设计,对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应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857.
城市建筑物震害三维模拟在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用于震害预测在国内外都有较为广泛和成熟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二维GIS技术的应用,以图表的形式显示震害预测结果,不能够直观地显示建筑物空间特征。本文以砖混结构建筑为例,总结了不同震害等级的震害特征,将提取的震害特征和建筑物纹理合成,利用Google SketchUp三维建模和ArcGIS Engine开发实现震害三维显示。本文给出了利用三维模拟技术在震害预测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和思路,旨在为震后应急救援、虚拟救援训练和地震科普教学等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58.
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州凹陷北部HZ0811井和惠陆低凸起HZ1811井中中新世-上新世的韩江组、粤海组和万山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 识别出显著的米兰柯维奇沉积旋回.通过对短偏心率旋回进行高斯带通滤波, 建立了HZ0811井和HZ1811井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两口井的万山组、粤海组和韩江组分别记录了35个、56个和64个短偏心率旋回, 据此估计出万山组沉积时限约为3.5 Ma, 粤海组沉积时限约为5.6 Ma, 韩江组沉积时限约为6.4 Ma.根据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HZ0811井和HZ1811井韩江组-万山组的沉积速率, 结果表明沉积速率变化显示出明显的1.0 Ma和0.4 Ma的旋回性, 可能与长偏心率周期(1.0 Ma和0.4 Ma)控制的海平面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59.
王素玲  姜民政  刘合 《岩土力学》2011,32(7):2205-2210
水力压裂三维裂缝形态及延伸的预测是评价水力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了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裂缝表面岩体的力学行为,建立了裂缝面上的损伤判据与损伤演化方程。根据岩石力学与渗流力学,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低渗透储层岩体的流固-损伤耦合方程,并采用Newton-Raphson与线性搜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获得了低渗透油层水力压裂三维裂缝的动态扩展过程及最终形态,揭示其力学本质。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裂缝扩展的主要因素,其结果可为水力压裂设计提供较为可靠和准确的预测手段,以提高油层水力压裂措施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量水质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预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3种模型进行了比较,提出推荐采用Q=C×I×A×10-3公式为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预测模型;以辽宁某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预测及收集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根据国内外渗滤液水质实测值,分析了水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