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为了研究海底防沉板—桩复合基础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性,以我国南海深水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仿真软件建立了计算模型,土体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模型底部输入EL Centro地震波,对不同桩长的复合基础进行分析计算.在该特定工程背景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桩长的增加,防沉板顶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呈减小趋势;地震荷载下,复合基础发生震陷,沉降量在地震波加速度峰值过后趋于稳定;当桩长为6m时,复合基础的水平振动程度和震陷量最小;由于桩基础把震动能量传输到深部土层中,复合基础周围土体的加速度响应值小于远场土体.在动力时域内,防沉板与桩连接处弯矩最大,需要在此处增设加固装置.  相似文献   
122.
为了实现cm级HY-2卫星精密定轨,提出了基于DORIS和SLR的HY-2卫星综合定轨方法。模拟了DORIS信标站与SLR跟踪站的观测数据,确定了定轨方法和流程,探讨了分别赋予不同观测精度时各定轨精度,并分别分析了不同的信标站分布以及两种观测技术综合精密定轨中权对定轨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观测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一技术的定轨精度;优化信标站的分布,可明显提高定轨精度并节约计算时间;多种技术综合定轨时,合理分配各观测量的权可使定轨精度达到最佳;分别赋予DORIS和SLR观测量0.3mm/s和10mm的权,则使HY-2卫星定轨精度达到cm级。  相似文献   
123.
基于运动学和简化动力学方法,使用星载GPS观测数据,对SWARM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将轨道结果与ESA发布的事后科学轨道进行作差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7 d平均RMS均小于3 cm,定轨精度达到cm级;简化动力学轨道径向平均RMS在0.65 cm左右,切向和法向在1.3 cm左右,高于预期要求。此外,使用IGS快速星历对SWARM卫星进行定轨,其精度与精密定轨精度近似相等,而在SWARM卫星近实时定轨研究中,使用IGS超快速星历确定的运动学轨道3D-RMS为9.68 cm,简化动力学轨道3D-RMS为3.61 cm,低于IGS快速星历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24.
基于遥感和气象数据对辽东湾海冰变化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湾是渤海海冰灾害最严重的区域,精确预报海冰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对降低海冰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辽东湾为研究区,以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为数据源,根据2010/2011年度到2014/2015年度辽东湾海冰5年结冰信息得出该海域结冰概率,建立营口气象站积温与结冰概率的关系模型,对辽东湾2015/2016年度海冰初冰期至盛冰期的发展及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报,结果表明:利用结冰概率与营口积温相关关系可以实现对辽东湾海冰的动态预测,利用混淆矩阵对海冰提取结果检验,总体精度在90%以上,为渤海及其它地区局部条件下海冰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低频环流系统的一种统计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时MICAPS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滤波方法,统计分析了欧亚大陆上空700 hPa水汽输送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主要低频分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存在流函数和势函数低频环流系统变化的关键区。根据关键区环流系统演变,确定了与上海地区未来10-30 d强降水过程相对应的预报指标。以上海地区2010年7月的降水过程预报为例概述了整个预报流程,并从物理机制上证明了低层(110°E,30°N)附近的辐合以及自低空至高空向东倾斜的上升运动是造成该次降水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6.
加载历程对配径碎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证实加载历程对破碎煤样渗透特性的影响,利用一套由齿轮泵、换向阀、溢流阀和渗透仪等组成的渗透回路,在CMT5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试验系统上测试了配径碎煤在两种不同试验方案下的渗透特性,得到了两种方案配径碎煤的渗流速度、渗透率、非Darcy流? 因子与孔隙度的关系。研究表明:①第1种试验方案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用幂函数拟合,第2种试验方案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拟合。②孔隙度较大时,渗透率和非Darcy流? 因子与加载历程有关;孔隙度较小时,渗透率和非Darcy流? 因子趋于稳定,与加载历程无关。③随着孔隙度的减小,方案1非Darcy流? 因子由负变正,配径碎煤的渗透性加强;方案2非Darcy流? 因子始终为负值,配径碎煤的渗透性减弱。④两种方案的非Darcy流? 因子与孔隙度均可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多项式的系数与加载历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7.
查干敖包铁-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中奥陶统多宝山组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铁、锌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在查干敖包闪长岩体和多宝山组浅海相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夕卡岩带,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夕卡岩带中.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体为铁-锌多金属成矿不仅提供了成矿物质,而且还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动力.区域性NE向查干敖包-东乌旗深大断裂控制着本区岩体和多金属矿床的产出,NE和NW向的次级断裂和构造破碎带控制铁、锌矿体的产出.矿区及外围的中奥陶统多宝山组浅海相沉积岩与多期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是寻找铁、锌多金属矿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128.
公路网系对喀斯特流域水系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龙熹  张科利  孔亚平  梁音 《地理研究》2013,32(10):1833-1842
为了定量评价公路对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选择典型喀斯特流域,在GIS水文分析功能支持下探讨了公路网系对流域水系结构的改变。研究表明:公路代表的人类强烈扰动集中分布在水系两侧1 km范围内。叠加路网之后流域内三级以下的低级水系数量和总长度显著增加,主河道分枝能力和流域平均分枝比增大,说明路网将增大河道行洪压力,同时减弱喀斯特流域的溶蚀作用而增强流水侵蚀作用。对子流域单元的统计分析表明,路面产流强度与子流域水系长度增加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在空间上,路网增加的水系在流域出口附近的集中程度较高。公路影响抑制喀斯特地下水系的径流调蓄作用,可能导致洪水期河流洪峰提前并增大洪峰流量,从而加剧洪灾风险。  相似文献   
129.
星载GPS相位非差观测粗差和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提出了以历元间星载GPS载波相位观测值之差作为观测量,结合拟准检定法(QuAD)来探测和修复非差星载GPS相位观测值中的粗差和周跳的方法。利用仿真低轨卫星GPS相位观测数据,对粗差和周跳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探测和修复步骤与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简捷,而且能有效修复非差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粗差和周跳,为非差星载GPS精密单点定轨提供了良好的质量控制基础。  相似文献   
130.
关于气象与人体健康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气象、环境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可总结为如下几个问题:1)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天气、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3)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4)关于气象条件与疾病的机理研究,5)环境与健康危险度评价。作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国学者予以关注:1)气象与健康问题的检测,2)气侯变化与人类健康,3)气象与人类健康关系的机理研究,4)应用数值模式研究气象与健康问题,5)环境与健康危险度评价,6)疾病预测和预警研究,7)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更多部门对气象与健康问题的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