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减少以及陆域开发空间的缩小,海洋在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GIS为辅助工具,以地理学有关理论为指导,对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2.
田横岛诸岛屿位于山东即墨县城东50公里的盐水湾(又名拱门湾)内,包括田横岛本岛、牛岛、驴岛、马龙岛、猪岛、车岛、涨岛、窄岛、菠萝岛及水岛等,构成星罗棋布的岛群。田横岛本岛面积2平方公里,居民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可供养殖滩涂100余亩。周围海域盛产鱼、虾、贝类、藻类、海参、石花菜等海珍品;岛上名石“田横石”可做砚,精莹润泽、缜密似栗,为砚中之首。我们于1986年为田横岛敷设海底电力电缆而对周围海域的海洋水文、地形、地貌、底质及陆缘地质,尤其是工程路由段的  相似文献   
113.
从长江经济带某在役石化场地采集了3个点位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石油烃等污染物的含量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揭示污染物分布规律和微生物特征。结果显示,3个点位污染程度不同,但污染物含量均随深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含量均出现在埋深4.0 m左右,即地下水位附近。土壤中C6-C9高达5 302 mg/kg,C10-C40高达625.6 mg/kg,芳烃高达455.2 mg/kg,卤代烃高达41.54 mg/kg。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同一深度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污染物含量增大而降低。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Spirochaetes的相对丰度和石油烃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属水平上Streptomyces、SCADC1-2-3、DesulfitobacteriumCryptanaerobacter的相对丰度和石油烃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4.
张国宾  何云龙  杨言辰  孔金贵  冯玥  陈兴凯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08-2023030008
那丹哈达地体位于锡霍特—阿林造山带中部西缘,中生代以来发生了剧烈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育有热泉型、火山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及矽卡岩型等铜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四平山、先锋北山、258高地和跃进山4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研究区燕山期铜金成矿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成矿岩体的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分别为122. 5±1. 1 Ma、117. 0±0. 4 Ma、116. 9±0. 8 Ma和115. 7±1. 1 Ma,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4个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中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结合矿床地质背景、锆石U- Pb年代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本文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成因均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相关,属于同一成矿系列,铜金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5.
高敏  姜晓霞  储茵 《水文》2023,43(1):90-95
河流输送是受纳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不同水文条件对其输送有很大影响。选择巢湖典型入湖河流丰乐和柘皋,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即非洪水期(丰乐和柘皋)、洪水涨水段(丰乐)与退水段(柘皋)对河水和沉积物进行分布式采样,测定磷的不同形态。其中,河水测定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沉积物测定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结果表明:非洪水期丰乐和柘皋河河水和沉积物中TP含量均为柘皋河高于丰乐河,两河都存在着富营养化风险,两河沉积物IP含量都显著高于OP。IP中,柘皋河Fe/Al-P含量略高于Ca-P,丰乐河相反。洪水涨水期,丰乐河河水TP和DP含量显著高于其非洪水期含量,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均值含量较非洪水期略有降低,表明洪水涨水段降雨径流对不同来源磷冲刷、输送和泛起作用;洪水退水期,柘皋河河水TP和DP含量低于其非洪水期含量,河道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均值含量较非洪水期有所升高,表明在退水段以稀释和沉淀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6.
方解石的溶解与沉淀是各种岩溶地质作用的基础,但对其在不同水环境条件下的溶解过程和溶解度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天然方解石(CaCO3)在不同水环境中的溶解作用。结果表明,方解石在纯净水、空气饱和水、CO2饱和水、初始pH=3的溶液和初始pH=9的溶液中溶解时,Ca浓度随着溶解时间的增加呈现缓慢升高并趋于稳定,在溶解4 080 h后达到0.4444~0.4696 mmol·L-1、0.402 0~0.415 4 mmol·L-1、0.573 9-0.659 7 mmol·L-1、1.098 1 mmol·L-1和0.448 9 mmol·L-1;方解石(CaCO3)在纯净水中溶解时溶度积(Ksp)为10-8.48±0.08~10-8.48±0.13,吉布斯生成自由能ΔGfo[CaCO3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古林法,对2015—2017年河北省11个地市的生态气候宜居性从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灾害性天气4个方面进行了评估并予以排名。结果表明:2015—2017年河北省空气质量方面,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位居前三名,邢台、衡水、保定位居后三名;生态环境方面,承德、秦皇岛、石家庄位居前三名,邢台、唐山、廊坊位居后三名;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方面,邢台、石家庄、邯郸位居前三名,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位居后三名;灾害性天气方面,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总体较少,位居前三名,保定、邢台、沧州总体较多,位居后三名。2015—2017年河北省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综合指数前三名均为旅游城市,位于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别为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中等接近良好状况;后三名位于中部地区,分别是沧州、衡水、保定,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略好于较差状况。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综合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各城市的生态气候宜居程度,通过评估结果排名和分项指标比较,可以衡量各城市在生态环境因素和气候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优劣,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复杂环境下单(双)机TF/TA2飞行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满足飞机可飞性和可操作性的人工免疫算法飞行航线规划方法;设计了综合3D威胁信息的惩罚函数(亲和力函数);构建了包含动态、静态威胁及不可飞区域的综合威胁模型。据此,设计了不同威胁度环境下的单、双飞行航线,并将人工免疫算法规划的航线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简单威胁环境下,遗传算法规划时间短、路径较长;在复杂环境下,遗传算法的单机规划失败率极高(大于95%),双机规划失败。人工免疫算法能够为单(双)机规划出一条最优及多条待选飞行航线。  相似文献   
119.
公路地质灾害专题制图是公路灾害领域系统研究成果的高度综合。面向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建设及其防灾减灾需求,从灾害系统和风险管理出发,综合应用现代数字制图技术和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方法,介绍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的设计思想和制图流程。该图集较为系统地表达了汶川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和灾害风险评估等内容,展示了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识别诊断、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治规划和恢复重建等公路防灾减灾成果与经验,为公路恢复重建、交通运营安全、相关科学研究、政府应对巨灾、领导宏观决策和公众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0.
ON TEMPERATURE CHANGES OF SHANGHAI AND URBANIZATION IMPAC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o understand how temperature varies in urban Shangha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ow it is affected by urbanization, the Shanghai temperature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temperature trends of urban and suburb stations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backgrounds were obtained. The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urban stations to suburb st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variables and temperature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and observation data of surface and high level were combined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ization effect.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the cause of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temperature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long term change trend of Shanghai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is 1.31/100a from 1873 to 2004, the periods of 1921 – 1948 and 1979 – 2004 are warmer, and the 1979 – 2004 period is the warmest; compared to suburb stations, the representative urban station has slower decreases in the cool period and faster increases in the warm one; the urban and suburb temperatures hav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ing from urbaniz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increasing by the year, with the difference of mean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being the greatest in fall and that of maximum temperature being the largest in summer between the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es the warming speed, with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being the most obvious; the urbanization effect contributes a 0.4°C increase in 1980s and 1.1°C in 1990s to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