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9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855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614篇
地球物理   615篇
地质学   2042篇
海洋学   58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36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无实测资料情况下台风设计风速和设计波浪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一种用光学方法对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叶绿素-a、黄色物质、石油)进行测量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测量海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33.
云南滇池表层沉积物中花粉和藻类的分布规律及数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对滇池及草海水下表层沉积物中采集的59块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共鉴定72种陆生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7种水生植物花粉和一些淡水藻类,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数据处理,计算花粉浓度及百分含量,并作多项式拟合,表示某些类型花粉和藻类与水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湖盆中心、边缘及河口等不同部位花粉总浓度、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及蕨类孢子分布的规律及数量特征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黄东海海水体类型综合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黄、东海和南海宝贵的生物一光学实测数据,进行了水体综合识别技术研究。探询了水体光谱离水辐射率、遥感反射率和漫衰减系数等物理量与以悬浮泥沙为主体的水体(CASEII.s)的响应关系。借用主成分分析思想,探询了经过大气校正的近红外波段卫星遥感反射率(Lrc)数据与CASEII.s水体的响应关系。发现这些物理量与水体类型有明显的响应点。  相似文献   
35.
36.
海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气相色谱法和阴极溶出伏安法等。比色法测定的灵敏度较低,远不能满足海水中ppb级或亚ppb级硫化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条件;离子选择电极法设备简单,方法简便、快速,可测至10^-6M的硫化物,有些自制的电极可测到ppb数量级,  相似文献   
37.
据莱州湾东部刁龙咀-龙口市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金的金属量测试资料,于区内圈定了6处金的金属量异常,经对该区内地质钻孔沉积物金的金属量测试分析,发现23处金的金属量异常,本文论述了这些异常的分布及特征.  相似文献   
38.
利用1997-1999年间8月份台湾海峡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海水光学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类型、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湾海峡海水光学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类型主要分为5种,大部分随深度而递增;光学衰减系数等值线基本与岸线平行,水平梯度自北向南、自近岸向外海递减,近岸等值线密集,而外海稀疏;影响台湾海峡光学衰减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县浮物质(主要含浮游生物)和海流运动。  相似文献   
39.
有机物和海洋碳循环NobuhikoHanda大洋是控制大气二氧化碳的决定因素,所以海洋系统中的碳循环以及空气—海洋相互作用引起的二氧化碳转换均集中在体现其化学和生物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从表层至深部水的垂直搬运以及其降解作用又...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