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具有繁殖速度快、世代周期短,通体透明、体细胞数目恒定,基因组小并被完全测序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C.elegans的胚胎发育、蜕皮、繁殖等重要生理过程是通过激素调控的,外源激素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核受体(NRs)的配体,C.elegans的寿命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IIS)通路和固醇/类固醇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近年来已经建立了在分子、细胞、个体和种群水平上,利用vit-2、hsp、消化道与性腺、产卵数、胚胎发育时间、内禀增长率、性别比例等系统地筛选EDCs的指标体系。以C.elegans为模式生物,从线虫的蜕皮、IIS通路等角度探讨了EDCs对线虫寿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展望了C.elegans在EDCs导致的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失调而诱发的癌症、糖尿病等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介绍了子区稳健滤波方法及作用。并建立了可变步长、角度滤波窗口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方法能得到较好的滤波结果。  相似文献   
23.
罗源湾潮流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罗源湾潮汐、潮流及潮波的传播,对罗源湾的开发及海岸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系统地了解罗源湾的潮汐、潮流状况,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分步杂交法,建立罗源湾海域二维变边界潮流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同潮时线与等振幅线、潮流椭圆、潮致欧拉余流分布及不同时刻潮流场分布。该海湾海流具往复流性质,潮汐、潮流均属正规半日潮,最大流速发生在可门水道。  相似文献   
24.
基于横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的链式宽频带台阵数据,通过系统拾取28个台站观测到的147个远震事件所对应的Pms转换波分裂参数,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盆山相互作用区不同构造域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盆山相互作用区的地壳各向异性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各向异性强度(分裂时差约0.28 s...  相似文献   
25.
酸解烃技术是油气化探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常规的油气化探中被普遍应用,然而多解性一直影响其应用效果。本文选择济阳凹陷垛石桥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改进的酸解烃技术,分析研究区已知背景区和产油气区土壤中的酸解烃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特征,以验证改进酸解烃技术在复杂含油气区块油气化探工作中的有效性,为油气化探提供高精度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垛石桥地区地表土壤酸解烃中甲烷的含量受干扰因素较多,与下伏油气藏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乙烷和丙烷等重烃含量与下伏油气藏的对应关系较好,可以较好地揭示深部油气运移的贡献。另外,该地区土壤酸解烃的组成特征指示其深部油气源以油藏为主,部分为凝析油藏,与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吻合,表明改进的酸解烃技术可以作为复杂含油气区块指示深部油气藏的有效化探方法。  相似文献   
26.
近地表油气化探异常的确定与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气化探异常确定与解释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油气化探异常的确定必须充分了解化探数据的统计分布与空间分布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异常确定方法;异常的解释与评价需融合油气地质基础资料,采用系统的评价思路与方法,揭示化探异常与油气分布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7.
退耕还林政策对山地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是引起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山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可以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退耕还林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变化测定技术产生2000至2003年间研究区植被变化图,由此产生两时期的植被图并结合景观指数定量分析和比较两时期植被景观格局的空间动态变化,并重点关注25°坡度以上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至2003年间,有部分松树林(约1757 hm2)转变成农业用地,混交林(约2718 hm2)转变成灌草丛,同时有部分灌草丛(约181 hm2)转变成松树林;农业用地(约1915 hm2)转变成疏生林,其中有65.4%的变化是发生在坡度为25°以上的区域.此外根据景观指数结果显示,云冷杉林、松树林、混交林和农业用地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疏生林和灌草丛面积明显减少.结合野外调查该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的政策驱动下部分农业用地被种植成松树林,有些农业用地自然转变成疏生林和灌草丛.但是同时也有些疏生林和灌草丛被开垦成农业用地.在景观水平方面,发现蔓延度和集合指数都有所减小,表明该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而景观的丰富度指数和均一性指数都有所增加,表明该区域内景观类型的优势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8.
利用横波分裂分析获取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已成为研究壳幔介质变形特征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横波分裂理论方程的推导过程;然后阐述目前几种较为常用的拾取横波分裂参数的方法;最后总结近年来横波分裂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我们认为尽管横波分裂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期望未来能发展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流程来准确拾取横波分裂参数。  相似文献   
29.
油气化探技术在黄土覆盖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区油气化探资料为基础,总结了油气化探方法、指标组合特点,讨论了近地表干扰因素对指标浓度的影响、校正措施及异常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详细介绍了油气化探技术在不同勘查阶段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0.
油气化探异常的确定技术与方法--以南襄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发准  孙长青  张彦霞  陈昕华 《安徽地质》2001,11(3):226-229,238
介绍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近地表油气化探指标的选择和异常确定上的应用,结合实测数据。应用这些数学地质方法。可以从多方面提取有效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