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1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406篇
大气科学   604篇
地球物理   596篇
地质学   2070篇
海洋学   551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52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利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考察试验(TIPEX)改则站大气边界层物理观测资料,着重揭示了该地区边界层结构的观测事实,尤其是近地层风、温、湿特征和土壤温、湿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边界层内风速随高度呈多极值分布,即使在白天混合层内,空气上下混合也较差;(2)边界层内白天温度递减率较大,可达到1.6 ℃/100 m;(3)白天,边界层常出现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912.
高分辨率山地地震勘探工作的开展对静校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陆地声纳浅层勘探实现的静校正方法,经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3.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西两端分别有一个构造急剧转向的地区——构造结, 这里是探讨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场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比显示这2个构造结有: (1)相似的地貌景观; (2)相似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即都缺失喜马拉雅沉积岩(寒武纪—第三纪); (3)结晶岩系中都有高压变质岩, 且在10 Ma以来均发生过深熔与混合岩化作用; (4)25 Ma以来, 特别是10 Ma以来两地都经历了快速剥露和隆升作用; (5)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接近, 分别为75 Ma和65 Ma, 均早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其他地区.这些相似性表明: 伸展拆离和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地表过程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西构造结快速剥露的主导因素; 因强烈剥露减压所致的地壳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岩浆向地表减压处的流动在构造结的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4.
江面平流雾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遵海  孙学金 《气象科学》2000,20(2):189-193
本文利用二维平流雾模式研究了海上暖湿空气平流到长江冷水面上形成平流雾的过程,对影响平流雾形成的两个主要因子(水面温度水平梯度和平流风速)与平流雾区的关系进行了数值研究,为江面平流雾的预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15.
根据医疗和气象历史资料 ,研究感冒发生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 ,重点分析沈阳地区冬季感冒的发病特征。选取 1 0个敏感气象因子 ,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感冒的统计预报方程 ,提出感冒指数的分级和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16.
微肥“酥梨宝”研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砀山酥梨产区进行土壤缺素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新技术生产试验 ,确定增加酥梨品质糖份和提高酥梨产量的微肥“酥梨宝”的科学配方 ,制定有效实用的“酥梨宝”微肥的具体施肥措施。新技术试验表明 ,30年以上的老龄树 ,糖份增加0 5%~1 6% ,平均增糖1 14 % ,平均增幅10% ,产量平均提高25% ;20年以下的新龄树 ,糖份平均增加0 5 %左右 ,平均增幅5 % ,产量平均提高13%。在试验组样品测试过程中 ,发现多组样品糖份含量达到砀山酥梨历史上的较高水平(15%~16 %)。  相似文献   
917.
应用电阻率的各生方法研究了海安台地电阻率变化,发现海安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与其250m范围内的M6.0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另外,对今后海安台附近的地震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18.
岫岩—海城5.6级地震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动用翔实的一手资料,从八个方面(长期准备、准备预报、科学决策、有效组织、救助组织、救助及时、社会稳定、地震灾情调查、地城损失评估)介绍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前后的应急工作;分析这次地夺的成功预报与有效应急措施才能取得面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搞好地震综合防御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19.
橄榄石高温高压含水效应与光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温高压下橄榄石(多晶)含水效应实验表明,水不但可进入矿物孔隙,且能进入其晶格中。从而与原(干)样相比,橄榄石显示了特有的光学性质和红外吸收谱带,矿物比重也下降约0.02。这些变化可能是上地幔低速层成因的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920.
南海北部最近37 ka以来天然火与气候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通过南海北部陆坡 17940站(20°07′N, 117°23′E,水深 1727 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研究了 37 ka以来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站在冰期时炭屑浓度以及炭屑与陆生植物花粉浓度比值都明显超过全新世,说明冰期时天然火发生的强度及频率都较全新世高,而干旱气候是引起天然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粗、中粒炭屑浓度在末次冰期时明显增加,可能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出露的大陆架上发生的天然火.冰期时细粒炭屑浓度的峰值几乎均与反映干旱气候的蒿届花粉峰值相对应,而粗粒炭屑的浓度峰值却往往滞后于蒿属峰值,与反映相对冷湿气候的山地针叶树花粉峰值一致.这表明细粒炭屑可能来源于相对干旱条件下大陆上的天然火,由强大的冬季风带入南海;而粗粒炭屑则可能是当气候相对湿润时,由于降水的增加将在干旱阶段出露的大陆架上所积累的炭屑冲刷到研究区并沉积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