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6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837篇
测绘学   420篇
大气科学   579篇
地球物理   600篇
地质学   2134篇
海洋学   549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文章分析了湛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认为湛江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拥有一些地理位置优势,条件好的港口,具有发展海洋运输业的优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养殖加工的条件,并且有多处独具特色的亚热带旅游风光,具有发展海洋滨旅游业的潜力。在此基础上用主导产业的选择准则判断和分析并提出湛江经济发展应以海洋运输业作为其主导产业。同时,要协调好主导产业与前向、后向  相似文献   
942.
贵州南部晚石炭世一种新的生物礁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黔南晚石炭世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多种底栖生物十分繁盛,为深入开展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等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是一种类似藻类的生物。通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笔者等发现:这种生物是黔南晚石炭世的重要造礁生物类型之一,它在台地边缘生物碎屑滩上以多种生长方式构建礁体。该生物具有两种生长形式:一种是生物体呈波状延续生长,弯曲环绕,层层叠置形成不同类型的纹层或席状;另一种是生物体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交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网格状形态。这种礁体的发现,丰富了石炭纪生物礁的类型。  相似文献   
943.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地形平缓,基底沉降缓慢,在湖平面整体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成三角洲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与测井相研究,该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角洲3种亚相,以及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间湾、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决口扇、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分支河道间湾9种微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广泛发育,前三角洲不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的分叉改道,向湖盆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前缘的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平均宽度200~600 m、平均厚度3~8 m的道单砂体,(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该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4.
亚欧典型热浪过程的大气环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国武  汤绪  刘新伟  梁萍 《高原气象》2007,26(3):503-510
使用探空站实测资料、国家气象中心500 hPa位势高度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和江南地区以及欧洲、印度发生的典型热浪过程及其形成热浪的大气环流系统。结果表明:西风带高压脊和副热带高压的同位相“南北叠加”(表明高压宽广)和低层高压与上层高压的同位相“上下叠加”(表明高压深厚),以及下沉运动和感热、潜热中心的分布,是中国西北和欧洲热浪形成的大气环流原因;而中国江南和印度的热浪,则与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强大和夏季风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45.
中国西南典型地质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南有22.3%的耕地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内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和碳酸盐岩被认为是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母质来源.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的研究程度仍有待提升,不同地质背景区(成土母岩)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与生态风险缺乏对比.本文选择四川省典型地质背景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原子...  相似文献   
946.
947.
948.
949.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