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293篇
地质学   1044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席状岩浆房中的岩浆冷却及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岩浆房中岩浆的结晶分异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议,其基本矛盾在于对岩浆冷却历史及热不稳定性可能引起的对流形式的理解各不相同。本文在充分考虑席状岩浆房的基本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稳定岩浆体系的动态冷却模型,并以攀枝花层状岩体为例,计算了相应的温度场、密度场及粘度场。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的、对热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计算了热不稳定性可能引起的对流强度、对流区域及对流时间,并深入讨论了在一定的热不稳定状态下,不同的岩浆屈服强度对对流特征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岩体的整个固化过程中,如果曾发生过自发对流,其对流也是极微弱而短暂的,不会影响中下部岩浆房中岩浆的固化和结晶。这一结论与对该岩体的实际观察相符。  相似文献   
72.
胶南地块的隆升—伸展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石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均表明,含榴辉岩的胶南地块在高温高压变质后经历过快速降压过程。这一过程在构造上 表现为隆升-展构造。这种构造在胶南地块有两种形:其一为地块内部的垂向缩短、水平向伸展构造,以浅色脉体的变形为特征,并反映出从深层次向浅层次的转化;另一为地块为部的正型构造带,  相似文献   
73.
用于探测孔旁溶洞的管波探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饶其荣  李学文 《地质与勘探》2004,40(Z1):130-135
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孔中物探方法--管波探测法,管波探测法利用"管波"这种弹性波作为工作媒介,探测钻孔孔旁一定范围内的洞穴(土洞、溶洞)、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的存在及分布情况,可为建筑物的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4.
陆铭  谢赛 《湖北气象》2005,(3):F0003-F0003
中国共产党诞辰84周年前夕,为了大力弘扬“奉献兴业、管天为民”的湖北气象人精神.集中展示全省气象部门三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湖北气象文化建设,湖北省气象局举办了以“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来自全省各市、直管市气象局和省局直属各单位的25名选手会聚江城、登台比拼。预赛之后.10名选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5.
山西临汾盆地及邻区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汾盆地是山西断陷带中地壳结构最复杂、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有史料记载以来,发生过M≥4 3/4地震16次,其中8级地震1次,7 3/4级地震1次,6 3/4级与6 1/2级地震各1次,5级~5 1/2级地震11次,4 3/4 级地震1次.  相似文献   
76.
It has been well studied that the γ-function explicit method can be effective in providing favorable numerical dissipation for linear elastic systems. However, its performance for nonlinear systems is unclear due to a lack of analytical evaluation techniques. Thus, a novel technique is proposed herein to evaluate its efficiency for application to nonlinear systems by introducing two 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stiffness change. As a result, the numerical properties and error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γ-function explicit method for the pseudodynamic testing of a nonlinear system are analytically asse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upper stability limit decreases as the step degree of nonlinearity increases; and it increases as the current degree of nonlinearity increase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is integration method provides favorable numerical dissipation not only for linear elastic systems but also for nonlinear systems. Furthermore, error propag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numerical dissipation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severe error propagation of high frequency modes while the low frequency responses are almost unaffected for both linear elastic and nonlinear systems.  相似文献   
77.
2004年12月26日北京时间08时56分,印尼苏门答腊西北海域发生了8.7级地震。震后不到3个月,即2005年3月29日,在原震区东南约200km处又发生了8.5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全球百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也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后全球发生的最大地震。  相似文献   
78.
思茅境内澜沧江径流变化量与云南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思茅澜沧江流域下游思茅境内水文站1960年1月~2001年12月的逐月径流量和云南的月雨量(气温)场格点资料为基础,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思茅境内澜沧江流域的东西部径流量变化及其与云南气候变化的关系。结论为:思茅境内澜沧江下游流域的径流量变化与滇西南的降水量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季节特征为春夏季较好,秋冬季次之;与元江河谷一带的气温变化也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其中西部流域还与滇南的气温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季节特征则为冬春季较好,夏秋季不显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且西部升温的上升趋势更显著,气温上升对径流量的变化起减小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东西部降水量变化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其东部的降水量明显增多,与此相一致,其东部径流量变化的增幅也明显大于其西部。  相似文献   
79.
正自厅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在厅党组的及早安排、周密部署下,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主题教育各项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厅党组部署要求,认真谋划、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夯实党员干部理论基础,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学习到位、宣传到位、贯彻到位、落实到位,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80.
随着海南省进一步开放发展,海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逐渐加强,生态保护需求日益增强。利用4期(1990、2000、2009、2015年)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研究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并分析了其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地是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②25年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强度整体较高且逐年上升,2000—2009年土地利用强度增速最高,达2.03%;海口市和澄迈县土地利用强度4期均值最大,分别为300.5和286.1。③25年来海南岛海岸带生态状况呈下降趋势,57%的海岸带市县实际生态承载压力增长了1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