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0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考虑气压势影响的降雨入渗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维下渗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下渗试验过程中气压势与饱和水力传导度Ks的关系。数值分析表明,可通过由下渗过程中表层湿润的饱和度来折减Ks值的途径考虑气压势的影响,从而改进计算方法。下渗试验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常用的方法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介绍的是用轻型飞机是一种有人驾驶的飞机,由汽车运载到航摄地区。可在长200米空地起落)低空飞行摄取大比例尺航摄象片,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实验研究成果。文中阐述了轻型飞机的特点,组织航摄小面积大比例尺象片的方法,以及对成图检测的精度评定等。通过本文阐述的实验研究,为小测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用常规方法成图,对其调机转场难,成本高、提供成果不及时等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对工业厂矿勘察设计,现有厂矿扩建,城镇规划及地藉测量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3.
土壤包气带中气体对入渗水流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专门的实验系统,研究了降雨入渗过程中土壤包气中气压势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及其对下渗水流运动的影响。结合成因分析,探讨了气压势形成的条件;审视和解释了气压势与土壤水总势能和地下水位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条件下(<2m),积水入渗时所形成的气压势将使下渗量减少1/3。  相似文献   
84.
从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结果讨论唐山地震成因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唐山震中的地震测深以及深反射剖面,揭示了唐山震源区的浅部及深部构造图象,它与以往的推测很不相同。 唐山东面的开平向斜属中生代构造,探测的结果表明,向斜轴是一近于直立的地壳断裂。唐山地震时的水平地形变主要是由开平地壳断裂的位移引起的,它是北北东-南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开平地壳断裂西面的陡河断层是一自地表向南东方向下插的正断层,断层倾角为26°,延伸至5km深处。陡河正断层刚好插到唐山市震中区的正下方。唐山地震时的垂直地形变主要是由陡河正断层的滑动引起的。 野鸡坨-丰台断层通过震源区的西部边缘,断层以西的第四纪沉积层,在过去一百万年间曾经沿北北东方向水平滑移15km,表明它也是一个右旋的走滑断层。但是它在近代数百年间并无地震活动,唐山地震时该断层的滑动亦不明显。 开平地壳断裂和陡河正断层在唐山地震时同时滑动,说明地震的作用力除区域水平构造力外,地壳上方还存在一个附加的引张力。在开平断裂处,上部地壳的反射面倾角杂乱,而且在它的正下方,莫霍界面明显错断,因此,地幔顶部的热物质可能自开平地壳断裂中上升。热物质产生的热应力在地壳上方可表现为张应力,而在地壳下方却表现为压应力,这与反射地震剖面图的现象相符合。开平地壳断裂中热物质的上升对地震的产生有  相似文献   
85.
广东省南海县走马营ZGC粗面岩的40Ar-39Ar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三水盆地是陆相断陷沉积盆地,其基底为侏罗纪或上古生代地层。盆地内白垩纪—新生代的沉积地层十分发育,可达几千米厚。受新华夏断裂和北西向断层的控制,盆地中火山活动活跃,并大体上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发生在古新世晚期(58—63Ma),岩性以拉斑玄武岩和流纹岩为主;第二期发生在始新世早期(49—56Ma),岩性以粗面岩为主,第三期发生在始新世中期(43—46Ma),岩性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王慧芬等,1986  相似文献   
86.
87.
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5,他引: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我国滇西地区洱源-江川和遮放-宾川二条剖面的地壳结构爆破地震的研究结果。 资料分析解释的结果说明,该地区的地壳内存在四个界面:Pg、P20、P30与P40面。Pg面为结晶基底面,深度在0.3-3.5km之间,界面速度约5.90km/s。P02面为地壳上部反射面,深度在12至24km间,其界面速度约6.30-6.50km/s。该界面的下方,在大部分地段是一厚梯度层至莫霍界面。在30-35km的深处,局部地区存在弱反射界面P30。而莫霍面(即P40面)的深度在37-46km。遮放-宾川剖面的地壳平均速度约6.40km/s,莫霍界面速度为8.06km/s。但洱源-江川剖面的这两种参数分别为6.19km/s与7.75km/s,其下侧50km的深处还存在P50反射面。 遮放-宾川剖面上的怒江断裂在P40及P20面上有2.5km的深度跳跃。澜沧江断裂经过的地方,P40震相追踪中断,波形畸变。这类现象在洱源-江川剖面的几个地方也有明显反应,在元谋-绿汁江断裂处莫霍面的深度跳跃达3km,断裂还使江川炮的P40震相追踪中断。 在洱源-江川剖面的中段,发现了上地幔低速度异常带,速度值为7.75km/s。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研究区FMI成像测井和XMAC,DSI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并结合该区的油气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下奥陶统缝洞型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的剖面结构及展布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岩溶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奥陶统顶部不整合面之下约250m的范围内,储层垂向发育具有明显分带性,岩溶剖面的纵向分带与该区多期次岩淀旋回作用密切相关。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89.
随着电信与移动通信公司新一代网络的开通,数据业务将变得非常重要,其中以移动用户位置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成为关键内容之一。在手机定位服务中,必须通过电子地图系统将获取的终端位置转换成用户真正关心的地理信息。首先介绍了手机定位服务的概念及常用的手机定位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中应用布尔莎模型进行WGS-84坐标系到地图坐标系的转换方法,阐述了手机定位服务可提供的功能和手机定位服务中电子地图需要具备的功能。最后,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存在的缺点和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苏联科学院通报》去年第三期刊载斯米尔诺夫(?)的一篇文章,探讨一部分由古火山作用形成的金属矿床的特征.作者认为,随着对古火山作用研究的深入,这一成因类型的矿床数目会有较大的增加.作者还提到,苏联科学院所属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科研机构,对于古火山、新火山的作用过程及其在火山岩建造与共生的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等矿物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都在当前和长远的计划中规定进一步开展研究.现将该文主要内容摘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