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EEMD方法的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4年河南省100个站3-4月的逐日气温资料,以及河南省倒春寒标准,建立倒春寒发生次数的时间序列,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倒春寒发生次数基本上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的空间格局,2~3级倒春寒发生次数呈现出北少南多的空间格局。河南整个中部地区发生倒春寒的总次数较多,并且也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倒春寒。通过EEMD分析,IMF1模态和趋势项基本反映了倒春寒的演变规律。河南倒春寒的年发生次数有一个明显的准5 a周期振荡,且发生次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2000年和2005年为突变点,在春季增暖的气候背景下倒春寒年发生次数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32.
武汉市城市空间集聚要素的分布特征与模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不同城市要素的集聚现象具有不同的空间模式,定量化研究城市要素集聚模式的差异和联系对于理解城市发展机理、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为例,获取不透水表面、商业服务业网点(POI)、人口、容积率、城市道路等城市要素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从城市要素的分布形态、集聚程度、集聚模式等来研究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研究发现,武汉市呈现“一主七副”的多中心结构,各城市要素从城市中心向外呈反S型的圈层递减。采用集聚度指数衡量城市要素的集聚水平,结果显示商业POI、人口密度的集聚程度最大,其次是容积率、道路密度、不透水表面占比。高度集聚的商业POI、人口密度呈现出点状模式与带状模式相结合的分布模式,中度集聚的道路密度、容积率呈现点状模式、环状模式与轴状模式相结合的分布模式,低度集聚的不透水表面密度主要表现为环状模式。城市中心的吸引、立体空间开发等促进了城市要素的向心集聚,交通干线、稀缺景观资源的廊道效应等重塑了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33.
2000年 3月 24~ 2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一行先后到米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和昌吉市进行调研,并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新疆大发展,昌吉要带头 ,当好天山北坡经济带排头兵。”的要求,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我州气象部门怎样办? 1了解掌握自治州大开发基本框架 自治州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按照中央规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四项基本内容,集中精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大市场体系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四大领域,充分发挥我州的地缘、资源优势,构筑了今后 15年的经济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34.
35.
管线三维建模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目前,管网建模技术主要是基于手工或标准连接件的半手工建模,而三维管网的全自动建模存在建模过程复杂、效率低、模型质量差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线路径扫略、形体放样及布尔运算的复杂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算法。根据截面形状参数曲线,运用图形变换,沿路径确定内插截面法线实现管线路径扫略三维模型构建;形体放样则是以放样截面间以各自顶点组成三角形为基元的小平面来构造管线表面,采用逼近方式拟合三维管线的整体形状;布尔运算的联合、交、差几何计算实现管网交叉贯通复杂模型的三维建模。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实现任意复杂管网高质量三维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36.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均与真蜥脚类的何氏通安龙极为接近。通保足迹与造迹者的关联是可能的,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证据。通保的雷龙足迹是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蜥脚类足迹,这也表明,在早侏罗世,原始蜥脚类和基干蜥脚型类共存于中国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37.
通过搜集了457个活动星系核样本,根据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实质是指宇宙时标上的变化,讨论了红移量与活动星系核演化的关系,最终证明了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分为两个序列:(1)从类星体到Seyfert星系之间的演化;(2)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BL Lac天体—射电星系(RG)的演化。  相似文献   
38.
全国大气水汽含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1~2008年全国210个台站的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发现地面水汽压与降水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建立了由降水量估算地面水汽压的经验表达式,由此进一步求得天文选址所需考察的大气水汽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地面水汽压同降水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对应关系,利用各地区的降水量计算出的水汽压,符合当地水汽压的实际测量,所求得的各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也均能较好地反映当地长年平均情况.  相似文献   
39.
宝天高速公路西段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危险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暴)雨可能引发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宝天高速公路西段安全运行的最大威胁.根据宝天高速公路西段1965-2008年麦积国家基本气象站、街子气象哨降水资料及1980-2008年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历年土壤水分含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宝天高速公路沿线降水、大(暴)雨及土壤含水量分布规律,建立了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危险性的评价模式.结果表明:天宝高速公路西段是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也是天水市地区的大(暴)雨中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宝天高速公路段的年降水呈20 a周期变化,大(暴)雨出现次数与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呈正相关.大(暴)雨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大(暴)雨出现的4-10月,100 cm土层土壤最大水分容纳量为86~172 mm,40 cm土层为41~69 mm.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的危险性7月最高,4月最低.7-10月泥石流发生的危险程度高于4-6月,主汛期是该线路段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点防御时段.  相似文献   
40.
半干旱草原景观区鹿儿坝金矿的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儿坝金矿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在地表主要表现为存在褐铁矿、黄钾铁矾、高岭土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Au与As的关系密切,Sb、Hg、Au、As一起构成Au的近矿—矿上元素;Au与As、Zn相对稳定地存在于同一种矿物中,如黄铁矿、毒砂。这种关系在土壤中得到继承,而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瓦解。因此,岩石测量和土壤测量中,Au、As是最佳指示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佳指示元素是Au、As、Sb。Au在表生介质中的贫化富集过程,在矿区才有较为显著的表现,并且主要发生在由土壤进入水系沉积物这一环节。汇水盆地内地表流水机械混匀作用、分选作用及样品加工过程中的筛分,是水系沉积物中Au含量适度降低的决定性因素。在正常背景地带的次生介质中,并不存在显著的贫化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