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冲绳海槽伊平屋北部热液区(126o53.80′,27o45.50′)的现场水文数据作为背景条件,使用k-ε湍流模型模拟热液柱的动力过程。模拟计算得到的羽流速度、温度和湍流耗散率等基本物理量展现了热液柱的时空演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羽流最大上升高度及中性浮力面高度与海底的距离分别为83.62m和68.97m,和2014年先导专项在此附近热液区所观测的温度异常和盐度异常的深度位置(离海底约66—86m)接近。羽流的上升速度满足高斯分布,其半径b与距喷口高度z-H成正比:b=0.0985(z-H),其中z为距海底高度,H为热液烟囱体的高度。羽流的最大体积通量比喷口的初始值增加了878倍,达1.034m~3/s;在中性浮力面位置附近,动量通量达到最大值,为0.156m~4/s~2,比初始值增加了882倍;浮力通量在中性浮力面以下和BM2000(Bloomfield et al,2000)理论模型符合良好,在中性浮力面以上则呈现随高度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本文计算得到的平均卷挟率为α≈0.0807,与背景流较弱的热液区的声学现场观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索家沟银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部玄武岩覆盖区发现的隐伏大型矿床,估算银金属量1400t,铅+锌金属量28万吨,矿床中富含Cd、Ga等稀散金属,且达到了综合利用工业价值要求。通过对Cd、Ga含量与主成矿元素Ag、Pb、Zn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纵向不同高程含量对比,表明矿石中Ga与Zn的相关活跃性要高于Pb、Ag,Cd与Zn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即Zn与Cd、Ga具有较好的共生关系;总体上矿床中稀散金属Cd、Ga分布相对均匀,在1200m高程以下硫化矿中,呈现稳定富集的特征,显示出较好的稀散金属镉、镓资源前景。本次研究对矿床进一步勘查及将来矿石选冶回收Cd、Ga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同区域类似矿床稀散金属研究提供参考,并引起周边类似矿山对于稀散金属元素回收利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黄土、古土壤、亚砂土等是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纪的主要岩性,由于其导电性及电化学活动性差异不大,故利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很难将以上几种岩性准确区分。本文将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应用到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纪岩性的划分上,特别是模糊聚类分析在区分黄土、古土壤、亚砂土上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设(N×P)矩阵W是地质数据矩阵(N是样品数,P是变量数),这一矩阵结构特征是N大大于P.以前Q式因子分析必须形成一个通常是高维的N×N矩阵.由于这一高维矩阵,Q式因于分析的应用受到限制.然而R-Q式因子分析只需形成一个(P×P)矩阵W'W(通常P<50).根据W'W,我们用Eckart-young理论同时提取R式和Q式因子,这使得Q式因子分析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R一Q式因子分析的另一优点是R式因子解和Q式因子解可以同时表示在一张平面图上,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这张图上考察变量之间、样品之间,变量和因子之间以及变量和样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古生代蛇绿岩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们认为东秦岭地区是中国两大古陆边缘交接的重要构造域。一九七三年李春昱先生就曾预测该域内可能存在着蛇绿岩套。其后,长春地质学院秦岭队在东秦岭的五年工作中,陆续发现了有关蛇绿岩套的一些线索。在撰写《中国东秦岭变质地质》一书时,曾对蛇绿岩套在本区的存在提出了初步意见,但未作专门性的讨论。旨在引起地质学家研究秦岭地质时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现成此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罗德里格矩阵公式,在不考虑尺度因子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六参数坐标转换模型,推导了高精度参数初值计算方法,最小二乘迭代法平差公式。通过实测数据验证,通过实测数据计算,表明该算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强、适用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李岩  林安琪  吴浩  吴霞  岑鲁豫  刘荷  江志猛 《地理学报》2022,77(11):2738-2756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提高其精细化程度和可靠性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用地发展趋势,对城市土地资源精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宏观遥感分类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难以在街区尺度上揭示城市用地社会功能变化及精细化模拟中空间尺度效应来源和作用机理。本文联合遥感影像和POI数据识别出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化特征,运用响应面法率定土地利用精细化模拟的最优空间尺度组合,在此基础上,利用CA-Markov模型开展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精细化模拟。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OI 的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化识别方法,可以深度解析城市建设用地的社会功能,极大改善了传统基于遥感的土地覆被宏观解译效果;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元胞自动机精细化模拟的最优空间尺度组合是30 m元胞、7×7邻域以及冯诺依曼邻域类型,采用最优空间尺度组合能够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精细化模拟的可靠性。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可有效识别精细化模拟过程中空间尺度效应的主要来源,并区分其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与正负效应;预计到202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范围将继续向周边扩张,各类型用地之间互为交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将呈更加破碎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历经10余年的发展,采掘业透明倡议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积极介入,主动宣布试点或计划实施。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国及时调整以往所持立场。本文简要介绍了全球采掘业透明倡议的组织架构及运作、实施现状,深入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动机,对其未来发展加以研判,并结合我国涉及采掘业透明倡议的情况,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短期内不宜实施,但须及时调整立场;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介入EITI和其他反腐败倡议;政府应考虑成为EITI的正式支持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