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巴山西段高川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勉略缝合带是华北与华南大陆于印支期完成拼合的主要拼接带,在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勉略带的东、西延伸至今没有确定的结论,尤其陕西省勉县以东到湖北随州一带,还没有找到确凿的缝合带的证据.已发表的文章多认为勉略带在勉县以东到达宁陕县两河口之后向南转折,沿着高川岩片的位置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向东延伸到湖北随州一带.本文的研究表明,高川岩片是一个独立于大巴山构造带的外来地质体,称之为高川地体.高川地体是一个由近南北向右行走滑断层与轴向近南北向的走滑剪切褶皱构造组成的右行走滑构造系统.是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向南推覆过程中从原勉略缝合带中挤过来的一片,仅仅是被挟持在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与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之间的地壳浅层地质体.因此.高川地体现在的位置不能代表勉略带向东的延伸.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也不是中国南北大陆最终碰撞拼贴的位置.  相似文献   
92.
<正>案例2014年6月,甲村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本村集体土地6800平方米建仓库,其中空闲地5000平方米,一般耕地1800平方米。国土部门发现后,多次进行制止,并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但该村屡停屡建。2014年7月,依照《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国土部门正式批准立案。在分析该案时,大家一致认为甲村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93.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对工程的意义,随后分析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几点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94.
劳国利 《岩土力学》1988,9(4):51-61
本文对以往三十来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在统计和分析大量的土工试验资料的基础上,从区域土质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了海南岛土类的成因、成份及各种土类的分布规律,探索了各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文中所列的海南岛各种土类的物理力学试验研究成果,对今后海南岛的进一步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刺松藻(Codium fragile)为原料,依次经冷水、热水提取,得到2种粗多糖CFC和CFH,经Q-SepharoseFF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分别从CFC和CFH中得到组分CFCP1~P6和CFHP1~P5,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分别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高效离子色谱法(HPI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松藻中多种结构复杂的多糖,CFCP1和CFCP6属于硫酸阿拉伯半乳聚糖,CFCP4和CFHP5属于丙酮酸化的硫酸半乳聚糖,CFHP1和CFHP2分别属于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多糖CFCP2、CFHP2和CF-HP3中除了含有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外,还含有木糖、鼠李糖和岩藻糖。这些结构特殊的多糖为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6.
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的多级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当前多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引入FLAC3D程序和强度折减理论,并运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研究了多级边坡随台阶宽度变化的破坏模式、变形及其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级边坡的滑移面的位置、形状和破坏模式随着台阶的宽度不同而不同,且其变形也随着台阶的宽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最终通过对多级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安全系数和滑移面广义剪应变大小也随台阶宽度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7.
近44年南京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利用1957~200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研究南京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日较差及炎热日和寒冷日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滁县和溧阳为对比城市站,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城市温度变化的异同.结果表明,近44年来南京平均温度显著上升,其中冬季增暖幅度最大,但夏季呈变凉趋势.与全国平均温度相比,线性变化趋势大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别.最高温度趋势与平均温度一致,夏季降温更为明显;最低温度除夏季外增暖都非常显著,表明气候变暖在最低温度上表现更加明显;年和各季日较差均明显减小;炎热日和寒冷日趋于减少,其开始和结束时间较以前有明显提前.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异和调整可能是温度显著升高的直接原因.同样,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天气增多、云量增加、日照时间减少以及伴随的温度下降可能也与环流系统的调整有关.南京与滁县、溧阳的温度差值分别为减小趋势或趋势变化不明显.三种类型城市增暖幅度的相对大小存在着年代际差异.由于不同类型城市间温度变化差异的复杂特点及其所反映出的城市化影响的复杂性,在研究温度变化和考虑城市化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大城市,还应该充分注意中、小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