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518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423篇
地质学   1230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2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岩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以及冈底斯成矿带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是西藏最重要的寻找斑岩型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矿床成矿系列。依据"缺位找矿"理论,预测多龙矿集区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铁格隆山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区,色那、拿顿角砾岩筒是寻找独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靶区。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在斑岩型矿体之上,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浅部发育多孔状硅帽和明矾石_地开石_高岭石蚀变组合,金属矿物以硫砷铜矿_铜蓝_蓝辉铜矿_黝铜矿_黄铜矿_斑铜矿_黄铁矿等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组合为主,其中黄铁矿_黄铜矿_斑铜矿形成较早,矿床规模可突破1200万吨。雄村铜金矿集区发育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多金属金矿体,矿体呈脉状,或在火山机构边缘构造中独立产出,或叠加于斑岩型铜金矿体之上产出,以绢云母化、叶蜡石化、伊利石化发育,闪锌矿、黝铜矿、磁黄铁矿_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特征,洞嘎、普钦木_哑达是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区,深部有找到斑岩型铜金矿的可能。上述2套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都与燕山期斑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有关,具有特殊的蚀变矿物、金属矿物组合,寻找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2.
993.
夏季东亚高空急流与太平洋-日本遥相关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钟中  唐筱之  卢伟  陈中一 《气象科学》2015,35(6):672-683
利用NCEP/NCAR和NOAA月平均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了夏季东亚高空纬向风场和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耦合关系,并据此研究了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和太平洋-日本(Pacific-Japan,PJ)遥相关型的可能联系。合成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正模态年,急流偏南偏强,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增强东进,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菲律宾周边海域SST升高,中纬度黑潮延伸体区SST降低,菲律宾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偏弱,日本海和黑潮延伸体海区对流活动增强,对应PJ遥相关型的负位相;而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负模态年,急流偏北偏弱,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减弱西退,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撤,菲律宾周边SST降低,中纬度黑潮延伸体区SST升高,菲律宾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强盛,日本海和黑潮延伸体海区对流活动减弱,对应PJ遥相关型的正位相。由于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活动与PJ遥相关型存在关联,PJ遥相关型可能是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响应太平洋海温异常的纽带。  相似文献   
994.
1994年华南暴雨期间夏季风的特征及其对水汽的输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用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等熵面上空气质点和物质的轨迹。分析指出1994年华南暴雨和夏季风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东亚热带季风更是决定性的作用;用这种方法可以追踪水汤的源地及演变过程,分析气流对水汽的输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接收机采用圆极化天线接收线极化信号引入极化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极化天线的信号合成捕获算法.算法首先对双线性极化天线接收的两路CAPS导航信号实现捕获,并根据捕获结果进行信号同步;进而利用最大比合并合成两路信号以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应用于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合成信号的信噪比相比单路信号信噪比有1.5 dB左右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6.
古代中国天文学纵观中国历史,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传说在4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尧时代,羲、和两兄弟接受尧帝的委托观测恒星并编制历法。这个远古传说可以说明中国天文学的久远和古代帝王对天文学的重视。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如此重视天文学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皇帝统治国家的需要。拿日全食作为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认为,日全食的发生是因为天狗吞食了太阳,这是一个重大的灾难,对国家稳定很不利。所以,皇帝迫切需要知道日全食何时发生、在何地发生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其二,皇帝需要建立完整的天文系统和精确的历法,指导国家臣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997.
利用GPS点水准联测数据,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得到高程异常值;最后通过对GPS拟合高程与水准测量高程的精度对比分析,论述了等级网GPS高程拟合在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1000.
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主要技术特色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简要介绍了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途径的差异、不同级别活动块体边界带对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控制作用、发震构造模型及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等主要技术特色.共划分出29个地震带、77个地震构造区和1199个潜在震源区.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中综合方案相比,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的个数都有较大的增加,其中东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6.0、6.5和7.0级的中强潜在震源区个数的明显增加,与划分工作中加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识研究相关;而西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7.5和8.0级的高震级潜在震源区个数的大幅度增加,与划分工作中注重了活动块体边界带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强调应用发震构造模型指导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特色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