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414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41.
岩心鑽探中的孔內事故,对提高鑽进的效率改进鑽探質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几年来,孔內事故虽然逐漸減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較严重的。茲根据1957年鑽探專业会議对此問題的討論情况写成这篇短文,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942.
鑽孔在鑽进中产生自然弯曲,主要是由于地質構造和鑽进技术兩个因素所引起的。现仅就由于后一个因素而发生弯曲的原因一般規律及其予防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43.
当鑽进中如遇到地下含水层、透水层或岩层中有裂縫、空洞、断层时,就会发生孔內出水或漏水現象。这是因为当鑽孔由不透水层鑽通到透水岩层,如透水岩层中含水且水位高于孔口标高时,由于水平性的关系,促使地下水由孔口向外喷流,以致发生孔內出水現象。反之,如透水岩层中不含水或水位低于孔口标高时,由于水头压力差的緣故(如图1),促使注入孔內的液体漏进地层中去,从而发生孔內漏水現象。  相似文献   
944.
铜峪铜矿田是东秦岭西段北坡一个很重要的铜矿(包括铅、锌、银等)成矿远景区。在眉县石头河—霸王河约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目前已知成因类型相同的矿床(点)除铜峪中型铜矿床外,还有若干多金属矿点,构成一个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田。矿田大地构造位置属秦岭—昆仑巨型纬向构造带之秦岭带中亚带中段,由于受其它构造  相似文献   
945.
孙育 《气象》1982,8(4):34-3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附录—9中,介绍了一种保护直流电源的装置。也就是把一只二极管接在电池组的正端和指示器中的红色接线柱之间,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的性能达到交、直流并联使用而交流又无法  相似文献   
946.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粒度特征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洁  春喜 《中国沙漠》2018,38(2):243-251
对中国沙尘暴源区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进行系统采样,分析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地表沉积物以中沙和细沙为主,平均粒径为2.84 φ。沙漠地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在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和不同空间存在明显的分异规律,表明该沙漠的地表沉积物粒度分布是由物源、地形和搬运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乌兰布和沙漠内部最可能成为沙尘暴尘源的有沙漠中部的盐碱地、东北部的耕地和广泛存在于沙漠中的沙丘。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地覆被类型因地制宜地选取先锋植物种群改善区域地表覆盖状况和地表沉积物粒度组分,是该区域尘源治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47.
在总结了目前海底底质分类研究的基础之上,率先提出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底底质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相较于目前海底底质分类研究中所使用的水槽实验法,提出采用计算机数值正演技术模拟实际地震勘探中数据采集过程。在分类识别算法上,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为使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率达到最大,引入差分进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中关键参数进行最优化搜索,并研究了向原始地震记录中加入10%,30%,50%的高斯白噪音时算法的稳定性。在分析了这两种算法分类识别的正确率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后,提出了海底底质分类识别的两步法,即(1)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进行一粗糙的预测分类,在每一类中挑选聚类性较好的数据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2)将上一步中筛选的样本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并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分类参数,再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对其余数据做预测分类。鉴于计算机数值模拟的可重复性、高效快速性及本文提出的模糊C均值聚类-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鲁棒性,为便于开展进一步研究,归纳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海底底质分类识别研究的一般化流程。  相似文献   
948.
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晨  修春亮    伟等 《地理科学》2014,(4):420-429
将北京市地名作为离散点,以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空间平滑法为支撑,从地理区域这一角度分析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突破了以行政分区表达空间变化的通常框架。通过对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一定程度反映出北京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功能分区,同时对探索北京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北部与西部山区为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与北京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中部与东南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为文化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各文化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具有差异,中部为政治、商业、园林、建筑与工程文化类地名集中区,东南部为经济、水利工程类地名集中区,西北部与东部是军事文化类地名集中区,西北部与东北部为园林文化类地名集中区。  相似文献   
949.
以洪泽湖天然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样本数据,并构建天然淡水湿地信息提取的特征集。利用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规则的生成,并将决策树信息提取结果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进行比较,精度由84.30﹪提高到88.75﹪。  相似文献   
950.
用实例分析了应用平面四参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不同坐标系的投影差异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并对转换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利用平面直角坐标转换时必须保证各坐标系中央子午线应尽量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