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5篇
  1940年   5篇
  1938年   5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4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論錯誤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36,1(1):33-40
常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卽是聖賢,也常常閙過錯。過錯是無論什麽人都不能免的。尤其是研究科學的人,其所有著作中,差不多全免不了錯誤。所以有錯誤,並不是可恥的事,  相似文献   
142.
Bordered by the Chungtiaoshan (中條山) on the North and the Tsinling (秦嶺) on the South, the area between Loyang and Sian, where the Huangho River hits and follows the old Weiho valley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to be specially rich in Cenozoic formations of different ages. These deposits are  相似文献   
143.
The presence of Dicynodontia in Sinkiang was first made manifest by the beautiful skull described in the same number of the Bulletin, (see above 563) as Dicynodon sinkianensis sp. nov. Recently, a second skull also collected by  相似文献   
144.
INTRODUCTION The Early Tertiary formations in China have not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for a long time, since they are less well exposed and less fossilifer, ous than the Pliocene or Pleistocene beds in the same areas. No further re-  相似文献   
145.
146.
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雪线高度变化遥感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其兵  康世昌  张国帅 《地理科学》2016,36(12):1937-1944
利用Landsat TM/ETM+/8 OLI和HJ1A遥感影像资料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雪线高度变化值,同时对研究区周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其与冰川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北坡13条冰川和南坡15条冰川的雪线高度都呈升高的趋势;从整体上来考察,北坡雪线高度升高值为14 m/a,南坡升高值为4.9 m/a,北坡升高速度比南坡快;自1964年以来,研究区气温升高趋势显著,降水增加不明显,气候变暖是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北坡冰川比南坡冰川经历更大的物质负平衡,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升高率北坡比南坡快所致。  相似文献   
147.
喜马拉雅山雪冰主要离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喜马拉雅山不同地区的3个雪坑和2个浅雪芯及东绒布冰川80.36 m冰芯的主要阴阳离子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离子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季风期各主要离子浓度以高值为主,夏季风期离子浓度以低值为主;但Cl-、Na 和K 等也表现出偶然的高浓度事件.东绒布冰川雪坑和达索普浅雪芯的Na 、K 和Cl-的浓度均远高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卓奥友雪坑和Nun Kun浅雪芯的相应值,前者为后者的数倍,表明Na 、K 和Cl-的浓度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显著.喜马拉雅山南坡卓奥友雪坑的NH4 浓度远高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各雪坑、浅雪芯的NH4 浓度,表明喜马拉雅山对NH4 的传播起到了显著的屏障作用,但喜马拉雅山对粉尘来源离子(如Ca2 和Mg2 等)的空间贡献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屏障.HYSPLIT_4模式模拟的空气轨迹图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冬春季的雪冰主要离子主要是来自南亚的塔尔沙漠以及西亚的干燥少雨的高原地区,或更遥远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而并非通常认为的中亚和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相似文献   
148.
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做了调查及分析,并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荒漠化防治,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现状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加剧了河西的土地荒漠化;探讨了河西地区环境协调发展及荒漠化防治;针对各类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9.
用浅地震方法探测隐伏岩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应用浅层折射法探测土洞,跨孔声波透视法探测溶洞以及孔对地声波透视法探测溶蚀裂隙带的方法原理及地质效果。在这些方法中都把波的动力学特征作为识别异常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0.
在粘土和沙土中的模型试验证实了负压对短的空心桩柱(负压桶)抵抗上拨力的有益作用。对于沙土,"负压桶"的上拨阻力与其内部的负压成比例地增加;对于粘土,由于负压可使"负压桶"失稳方式从基土沿桶体轴向的局部失稳过渡向桶体反向承我能力失效的整体剪切失稳,这种过渡会使"负压桶"的上拨阻力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