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323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土地利用方式对西藏东部河谷山地土壤肥力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研究了西藏东部主要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性质及其随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耕地和裸地土壤砂粒含量高于其他利用方式,本区域土壤砂质特征明显;受有机质积累影响,乔木林地、灌丛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N素养分;受施肥等因素影响,农耕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P、K养分;在所有利用方式中,裸地土壤尽管具有相对较高的粉粒含量,但所有养分指标均最低,显著低于林地土壤。总之,对于西藏脆弱生境而言,耕作使得有机质更易于消耗。由于有机质与植被之间存在明显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对于恢复植被、保护青藏高原东缘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2.
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核心筒墙体抗震设计中,采用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墙肢内藏钢板、连梁内藏钢桁架的组合双肢剪力墙。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进行了1个1/7缩尺的这种新型组合双肢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其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退化、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重点研究了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墙肢内藏钢板、连梁内藏钢桁架之间的共同工作性能。研究表明:内藏钢板-钢桁架可显著提高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可充分发挥其承载力高、不易开裂、延性好的优势。文中提出了该新型组合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3.
饱和黏性土蠕变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用单向固结仪研究饱和黏性土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蠕变变形特征。试验土样取自苏锡常地区第2弱透水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次加载时黏性土具有明显的蠕变性,在双对数坐标中蠕变变形与时间呈直线关系,且直线斜率随荷载水平增大而减小,但在荷载水平达到一定值后斜率变化不大;在初次卸载时黏性土仍有明显的回弹蠕变,特别是在卸载水平较高时,卸载回弹蠕变变形与应力和时间的关系仍可用幂函数表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加卸载达到变形稳定的时间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当循环荷载最大值小于土样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土样在2次加卸载循环后达到弹性变形状态;当循环荷载最大值等于土样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土样在5次加卸载循环后达到弹性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164.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比例尺道路网的连续变换方法,旨在解决在信息化大地图环境下城市道路网的多尺度连续表达需求。该方法首先对2种比例尺的道路网数据进行拓扑重建预处理,然后利用概率松弛匹配方法识别二者的要素对应关系。根据要素对应表,将2种比例尺道路要素分为1:1对应线状要素、1:0单独线状要素和M:N复杂线状要素3种情况:(1)对于1:1对应线状要素,本文采用简单线性Morphing变换方法;(2)对于1:0单独线状要素,首先对道路要素的直角特征进行识别,并定义直角及其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线段为直角子线段,在此基础上,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将分割后的道路要素进一步分割,然后将直角子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作为断点切割原道路要素,以顶点连续移位的方式实现连续综合变换;(3)对于M:N复杂线状要素,采用渲染颜色逐渐淡出的方法进行连续表达。最后,将3种情况的连续变换结果进行叠加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多尺度连续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5.
基于全球通道与本地蜂鸣的张江IC产业集群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演化是全球通道和本地蜂鸣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其全球通道和本地蜂鸣的作用方式和效果并不相同.通过调研访谈张江高科技园区集成电路企业及相关机构,分析了产业集群的不同阶段特征和发展轨迹,发现产业集群主要驱动因素由全球通道向本地蜂鸣转变、产业集群由外生向内生演变的发展轨迹.在产业集群孕育期,跨国公司入驻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产业集群形成期,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和跨国技术社区是与外界联系的两种全球通道,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产业集群成熟期,全球通道的作用相对下降,本地蜂鸣、创新环境和区域品牌等内生因素作用凸显.为了防止产业集群锁定和衰退,当地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同时注重本地蜂鸣和全球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166.
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可获得海水溶解氧时空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长期监测,但因其在贮存期间和布放期间会发生"贮存漂移"和"测量漂移",需要进行校准.现有的实验室校准方法周期长、操作复杂.本文研究了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在空气和水体两种不同介质中的响应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空气介质的光学溶解氧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并...  相似文献   
167.
大三江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早白垩世时期该地区曾为一个统一的盆地,之后盆地遭受破坏分解。如何确定当时的盆地边界进而恢复盆地原型,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之一。前人对盆地边界的确定大都以理论推测为主,缺乏实际证据。本次工作在黑龙江林口地区发现一套穆棱组底部砾岩,对砾石进行成分及分选特征、沉积特征等的统计与分析,结合古水流恢复和地震解释资料,认为该套砾岩整体为冲积扇相,以河道砾岩沉积和漫流砾岩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部的张广才岭。结合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穆棱组时期的沉积模型为冲积扇相向滨浅湖亚相的直接过渡。本研究不仅为大三江盆地西部边界的确定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也为该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8.
河南许昌县灵井铁矿床是近几年来在许昌铁成矿区发现的又一个大型铁矿床,属火山一沉积变质型。矿体赋存于登封群武庄岩组二段,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受太古界登封群武庄岩组控制,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受矿区古断隆构造控制,其形态呈北西向带状展布。笔者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高磁异常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矿体沿倾向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空间,经进一步深部勘查,可以大幅度提高矿床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69.
地震属性技术是砂体厚度预测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地震属性种类较多,在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前,必须优化出对砂体厚度最敏感的地震属性组合,以减少地震属性信息的重复与冗余。为此提出了一种联合关联规则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地震多属性砂体厚度预测方法。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能够建立地震多属性与砂体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能进行属性选择,但是该算法无法识别地震多种属性中的冗余特征。关联规则能够发现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并能借助卡方检验消除地震属性间的冗余性。分别采用了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FR)、联合关联规则与随机森林回归(AR-RFR)及BP神经网络回归的算法(AR-BP)对滩坝砂岩合成模型和某实际工区进行了砂体厚度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关联规则的属性优选得到的属性间相关性低,关联规则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结合提高了砂体厚度的预测精度。数值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0.
文章探讨了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砂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为预测优质储层提供依据。文章以东濮凹陷庆古3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XRD、核磁共振冻融法及三束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联用等综合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二叠系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砂岩以岩屑长石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值介于0.2%~12.8%,渗透率值介于0.0016~5.7 mD,属于特低孔致密型储层。溶蚀残余粒间孔、粒内溶蚀孔、晶间孔是东濮凹陷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储集空间都是次生成因,各层段几乎未见原生孔隙留存,裂缝相对不发育。次生孔隙主要由长石颗粒和岩屑(包括凝灰质)溶蚀形成,在石千峰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中较为常见。优质储层受沉积相、岩性和成岩作用的控制,石千峰组砂岩属于内陆河流相沉积,砂体发育,是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最有利的储集层系,长石的溶蚀是石千峰组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下石盒子组属于三角洲沉积,由于沉积时期火山作用,导致大量的凝灰质沉积,凝灰质蚀变形成的高岭石晶间孔是该层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山西组主要三角洲沉积,也是主要成煤期,煤系酸性流体导致溶蚀,但强烈的石英次生加大使砂岩致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