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水洗作用对油藏中烃类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张敏  张俊 《地球化学》2000,29(3):287-292
通过塔木盆地塔中10井油层和水层石炭系储集岩烃类宏观组成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识到油层和水层中储集岩含油率和烃类族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水洗作用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尤其是二环倍半萜影响较大,水层中倍半萜烷化合物已被消耗殆尽,三环萜烷含量降低, 伽玛蜡烷含量则相对增加;孕甾烷、升孕甾烷和重排甾烷的含量亦相对降低。水洗作用导致储集岩烃类芳烃组成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含量显著下降,二环和三环多环  相似文献   
222.
基于补偿最小二乘法思想,研究推导了半参数模型解算的极小化过程中,在残差和补偿项均赋予平滑参数的广义补偿最小二乘估计解的形式及其均方误差计算公式;模拟算例表明:在这种规则下,不仅可以克服病态性对半参数模型解的影响,而且也可以正确分离系统误差。新规则下,要求赋予的两个平滑参数之和等于1,各平滑参数严格限定在区间(0,1],从而使平滑参数的选择范围得到大幅缩小,为本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23.
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相、流体势、烃源灶是影响圈闭含油气性的决定性因素, 三者缺一不可。在各要素满足控藏临界条件下, 优相-低势-近源复合指数(FPSI) 越高, 圈闭含油气性越好。基于相-势-源复合控油气成藏机制开展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源”控制着油气成藏的物质来源, “相”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孔隙空间、“势”控制着油气成藏的运移动力, 当三者联合作用时能够形成油气藏。实验结果还表明, 圈闭外部(盖层)岩相和圈闭内部(储集层)岩相粒径差别越大, 越有利于油气在毛细管力作用下从细粒低孔渗的围岩之中进入到粗粒高孔渗的储集层之内聚集成藏, 临界条件是:圈闭外部围岩颗粒粒径较圈闭内部储集层颗粒粒径小2倍以上, 或外部毛细管力较之内部大2倍以上, 也即外部界面势能较内部高2倍以上;圈闭外部烃源岩含油气饱和度越高, 越有利油气进入圈闭内部储集层中聚集成藏, 临界条件是外部源岩的含油气饱和度达到和超过5%。  相似文献   
224.
以珠海市斗门区及香洲区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测绘工作为例,探讨广东省第二次地名普查的技术路线以及普查成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25.
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闭合了盆地内重要的层序地层界面,精细解释了盆地内部的主要构造和地震反射结构特征,新识别出一条重要的构造不整合界面——枣Ⅲ(Ek1Ⅲ)界面,建立了盆地同裂陷阶段的构造-地层格架,划分了盆地新生代幕式构造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断层地质属性及其组合样式分析、并运用回剥技术和断层活动性定量计算,深入分析了盆地同裂陷阶段不同构造幕的构造演化过程,提出Ek1Ⅲ界面为孔南地区新生代裂陷作用的起始界面,代表了古近纪初期Ek3-Ek1下亚段时期拗陷作用向Ek1上-Ed时期的裂陷作用转变的构造变革界面.之后从Ek1上亚段至Ed沉积时期盆地的裂陷沉降又经历了由正向伸展断陷向右旋走滑伸展断陷两幕不同构造变形方式的演化阶段.在上述构造演化过程中,盆地的断裂系统及其所控制的沉降中心发生规律性迁移,进而制约了盆地沉积体系配置.  相似文献   
226.
利用2012年4月份进行水文调查得到的实测海流数据,依据多周日观测的准调和分析原理,对大小门岛海域表层潮流进行调和分析。基于调和分析结果对大小门岛海域潮流和余流特征进行精细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小门岛海域潮流类型为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大小门岛西部海域受浅水分潮影响最大。整个海域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由于受到多股往复流的干涉作用,大门岛西侧旋转流较强;实测落潮流要强于涨潮流,流速在瓯江口外侧达到最大。余流走向存在区域性差异,小门岛西北、瓯江口内部及黄大峡海域余流方向与涨潮流一致,其它区域与落潮流一致,余流流速大小与最大流速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7.
针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的特点,介绍了1∶50 000地形数据库重点要素更新过程中新的质量要素,探讨了一些增量成果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而满足项目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8.
在X射线CT成像系统中,实际使用的X射线一般都具有连续能谱的,这就必然导致射线在穿过物体的过程中出现射束硬化现象,从而使得重建图像中出现杯状的硬化伪影。硬化伪影会降低CT图像质量,影响检测的精度。因此,对射束硬化的校正一直是CT成像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射束硬化产生的原因,对近年出现的射束硬化校正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射束硬化校正方法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9.
张俊 《探矿工程》2006,33(9):12-14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深层搅拌桩在软基处理设计中如何有效地选用设计参数和利用岩土勘察资料进行设计;阐述了施工中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有效控制水泥深层搅拌桩成桩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0.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含油性定量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其中岩性油气藏更是今后增产稳储的重要目标.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岩性圈闭的含油性变化较大,其含油性和充满度大小的估算已成为油田勘探决策、井位部署及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在地质统计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控制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含油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并对其定量化,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东营凹陷各构造区带岩性圈闭充满度的数学预测模型.模型可靠性的验证结果表明,80%的岩性圈闭充满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此种定量预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