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Bernese软件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Bernese5.0软件精密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策略,采用bjfs、harb两个IGS站1570周的数据,分析了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时不同星历产品、钟差采样间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选取bjfs、harb站1570周第一天的数据,分析了动态精密单点定位中卫星截止高度角、先验对流层模型、钟差采样间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结合2011年日本"3·11"地震时mizu站的数据,提取GPS地表同震形变,验证了Bernese 5.0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2.
拉脊山断裂带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由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和拉脊山南缘断裂带向北东凸出的弧形挤压逆冲断裂带构成,成为北侧的西宁—民和盆地、南侧的循化—化隆盆地和东侧的临夏盆地等多个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边界,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全长230km,由数段弧状不连续的断裂带组成。拉脊山南缘断裂带全长220km,由5段不连续宽缓波状断裂带组成,其左旋活动形成了拉张型的山间盆地——千户盆地,左旋水平位移180~640m不等。历史上沿拉脊山南、北两侧发生过20余次5级左右中等破坏性地震,这与遥感解译该断裂带的几何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大陆西部未来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相似文献   
134.
青海省1990年以来地震测项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90年以来的青海省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对不同年份的地震预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年度预测在基本准确标准以上的的预测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频次、水氡、应力应变、缺震、GL值、b值、震级平静、能量蠕变曲线、地温、震群等10个测项在基本正确的预测中出现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相似文献   
135.
136.
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标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标的设计原理、演变优化过程和施工技术特点、应用探矿工程技术将不同埋深地层的标高引至地面进行联测而设计施工的特殊钻孔结构。历经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起32座由一个基岩标和若干个分层标组成的监测站,形成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准确及及时地反映上海市软土地层的沉降状况。  相似文献   
137.
《四川气象》已走过 1 9个春秋。 1 9年来 ,她出版期刊 70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50 0余篇 ,为四川省气象管理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气象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川省气象专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 ,《四川气象》已逐渐显现出她不适应的方面 ,对其版面和刊载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借鉴我国部分省级优秀气象期刊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川气象》从这期开始 ,已由纯学术性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并新增工作论坛 ,气象科技产业和百花园等栏目 ,以增强…  相似文献   
138.
139.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古潜山的油气运移条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在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进行解剖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古潜山油气运移条件的研究,认为西斜坡古潜山油气藏的油气来源有4种运移路径,论述了不同运移路径的特点,并讨论了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在潜山油气藏的多种供油方式中,有效生油岩直接覆盖潜山的多向供油方式最为有利,这种供油方式与规模较大的潜山相配置可以形成大型的潜山油气藏;其次为潜山与有效生油岩通过不整合面或断面接触的单向供油方式,这种供油方式也能形成比较富集的潜山油气藏。这一认识对西斜坡乃至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的勘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随着海洋结构物的建设快速发展,为了解海底地震动相关特性,目前在建与已建成的海底强震台网逐年增加,得到的强震数据为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首先,统计了世界范围内现有海底强震台网的分布,并对强震台站信息及记录特点简要总结;其次,综述了基于海底强震记录以及数值计算等方法分析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并且,阐述了海底地震动在海洋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的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