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52.
一年来,本刊编委及有关专家对编辑部来稿进行了严谨、负责的审稿,使本刊的学术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在此,谨向下列审者致以衷心地感谢.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志峰 丁国瑜 丁鉴海 刁桂苓 马 瑾 毛桐恩 牛志仁 王 仁 王亚勇 王吉易 王培德 王琳瑛 王文 王 FDA5 王椿镛 王碧泉 车用太 车兆宏 邓起东 冯 锐 冯德益 石耀霖 任振球 关华平 刘百篪 刘启元 刘建华 刘 杰 刘 洋 刘福田 刘蒲雄 刘耀伟 向宏发 孙为国 安镇文 巩守文 朱元清 朱日祥 朱令人 朱传镇 朱岳清 江在森 许力生 许忠淮 许绍燮 李小军 李世愚 李幼铭 李延兴 李均之 李松林 李清河 阮爱国 吴庆鹏 吴建平 宋俊高 张天中 张少泉 张东宁 张国民 张桂清 张 流 张培震 张德齐 杜建国 汪一鹏 陆阳泉 陆远忠 陈英方 陈 勉 陈  陈晓非 陈培善 陈鑫连 杨建思 周公威 周硕愚 林长佑 林传勇 林邦慧 罗奇峰 罗灼礼 罗奇峰 范立础 范国华 郑治真 郑金涵 郑斯华 金 严 金 星 姚 陈 姚振兴 施行觉 柏美祥 洪汉净 洪时中 胡亚元 胡毓良 赵凤新 赵玉林 赵国泽 郗钦文 闻学泽 凌道盛 夏 禾 徐文耀 徐 平 徐道一 徐锡伟 殷有泉 秦嘉政 聂永安 郭大庆 郭自强 郭增建 钱书清 钱家栋 陶夏新 顾国华 顾浩鼎 顾瑾平 曹新来 梅世蓉 黄立人 黄忠贤 黄福明 龚绍京 傅征祥 傅容珊 景利平 焦明若 琴朝智 蒋 淳 谢礼立 谢新生 韩渭宾 赖锡安 詹志佳 鄢家全 蔡永恩 蔡祖煌 滕吉文 臧绍先 黎凯武   魏修成                   《地震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53.
54.
1932—1935年期间,有关钻粒在孔底的作用问题会是广泛研究和探讨的课目,从此便出现了破裂钻粒在破碎岩石上起主要作用的观点;在孔底被钻头研转的同时破裂钻粒便以其锐利的棱角刮磨和削铇岩石。“铁砂极脆井在钻头底唇之下迅速破裂成锐角碎块。碎块在孔底为钻头所研转并以其锐利的棱面尅剥岩石。必须指出,可以使用钢砂和按大小选配过的钢质角粒进行钻进,但是所用之钢料应富有足够的脆性”——B.M.库?明工程师是这样论述钻粒的作  相似文献   
55.
文章以青海湖北部刚察县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土壤样品的各粒级组分进而计算出各粒度参数值,尝试探索土壤层剖面的土壤粒度与土壤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高寒草地土壤剖面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黏粒次之,再次是砂粒,土壤属性属于粉砂壤土—粉砂土;土壤质量磁化率总体较低,土壤物源既有基岩风化而成,又有远程物质的搬运沉积;土壤剖面上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质量磁化率由高到低的周期演化,说明成土成壤过程经历了两个时期。土层在30cm以上,质量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30cm以下随着越接近母岩方向,质量磁化率值呈现减小的态势。且在剖面上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以高质量磁化率值开始、低质量磁化率结束为特征的周期演化。  相似文献   
56.
地震的概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地震预报,指的是预先知道地震的震中、震级和发生时间。亦可换言之,是在某种前提下,预测地震的发生。把概率用于预测的理由有二:其一,是因为地震现象本身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二,是由于我们所掌握的观测预报信息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进行预报的实际过程,归根结底,是某种条件下的概率预测。由于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所以,不得不考虑能否将预测结果作为预报公之与众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此将概率预测称之为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57.
58.
倪伟新  张奇为 《水文》1997,(3):61-64
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全国水文数据库系统的走过的压程,阐述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还从新技术应用推广角度,探讨了加快水文数据库系统应用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简要地介绍了斑点全息术的原理,分析了存在于实际数据中的各种噪声对功率谱造成的严重影响,讨论了消除噪声偏差的方法,最后报导了用斑点全息术对两双星的高分辨率象复原结果。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