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辽河盆地营口-佟二堡断裂带形成和演化的新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地质资料分析证明,营口-佟二堡断裂带成因机制归因于早期大陆裂谷演化阶段的地幔上涌派生拉张应力和后期右行走滑构造运动引起的右行剪应力的复合作用。大陆裂谷的演化受古近纪古新世房身泡期至始新世沙河街一期(Ef-Es1,大约63.0~37.0Ma.BP)地幔上涌派生拉张应力的驱动,右行走滑构造运动发生在古近纪渐新世东营期(Ed,大约36.9-24.5Ma.BP),两期构造运动导致了辽河盆地营口-佟二堡复杂断裂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裂谷演化阶段后的右行走滑构造运动使得早期断裂再活动并形成新的断裂。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地质资料分析,辽河盆地古近纪渐新世东营期右行走滑构造运动引起的水平位移大约为4~8km,辽河盆地营口-佟二堡断裂带不仅受到早期拉张应力的强烈控制,而且还受到后期右行走滑构造运动的影响,由此认为,两期构造运动决定了现今所勘探到的复杂含油气构造体系的展布,并导致了该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观测、报表制作及预审经验,对虹吸式雨量计不正常记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中小比例尺全色航空影像分类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试验表明模糊分类技术是一种较好的航空影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4.
辽河盆地桃园-荣兴屯地区煤和炭质泥岩成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剥蚀作用与火成岩影响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地史和成熟史恢复,根据工区热模拟资料建立了炭质泥岩成烃模式,在分析国内有关煤成烃热模拟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工区下第三系煤成烃模式,进而对目的层进行了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准确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5.
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并就一般意义上,提出了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6.
喜闻《湖北气象》已创刊十周年,作为她的热心读者,我们谨致以热烈的祝贺!《湖北气象》立足本省,面向基层业务,注重实际应用,不仅是我们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而且是我们基层台站掌握气象科技信息,趋利避害的有力工具.《湖北气象》创刊十年来,辛勤耕耘,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传播与交流了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及研究论文;推广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实践经验和气象服务的技术方法与经济效益;为促进气象科技进步,促  相似文献   
107.
煤矿坑道钻机用履带式泥浆泵车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煤矿坑道钻机钻进时搬迁便捷、作业安全、配套设备高度集成化,研制了煤矿坑道钻机用BLY 260/9型履带式泥浆泵车。泵车采用整体履带式结构,将钻机配套用附属装置集成到有动力、可自主行走的履带平台上。在晋煤集团成庄矿和寺河矿的现场试验表明,泥浆泵车配套坑道钻机尤其是定向钻机,技术方案先进可靠,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效果良好,为煤矿坑道钻机的设备配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南极中山站夏季下降风数值模拟个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沿高原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其分布形态决定了南极大陆近表层风场的主要特征。我国南极中山站全年均受下降风的强烈影响。夏季晴天时,中山站的下降风一般在傍晚开始出现,风速在午夜达到极值,在次日中午之前逐渐减弱,风速有显著的日循环特征。本文选取南极中山站2010年1月的夏季下降风个例,使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Polar WRF极地大气数值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山站夏季夜间晴天出现偏东向的下降风时,近地面风速变化趋势与地面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数值模拟发现,中山站下降风在距地面高度约100~150 m之间时风速最大,约为15~21 m/s。在下降风发生时,近地层大气存在逆温现象。下降风较强时,近地层逆温也较强,逆温层厚度约为200~300 m,逆温强度约为4~6℃。在地面摩擦的作用下,中山站近地面下降风风向为东南,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逆时针偏转,最终趋于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没有太阳直接辐射时,南极大陆地区存在持续的逆温层,逆温层的出现加强了下降风气流,随着逆温的增强,大风区逐渐西移,且面积不断增加。在夏季太阳辐射造成的逆温消失的短暂时间内,逆温时产生的下降风尚不能完全消失,由此形成了较稳定的风向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9.
姚克  方鹏  邵俊杰  李栋  张占强 《探矿工程》2016,43(10):165-169
针对现有定向长钻孔钻机在煤矿井下狭窄巷道及复杂地层条件应用存在的诸如结构体积偏大、功能结构与施工工艺匹配需改善、附属设备配套及操控性差等实际问题,研制了窄体型小定向钻机成套装备,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和长期推广应用验证了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阐明了该套设备的研制思路和必要性,以及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常规拼接线检测算法在城市区域影像镶嵌时容易出现拼接线穿越建筑物从而破坏地物完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影像高程同步模型(OESM)辅助的拼接线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OESM模型规格化处理标识正射影像中的地物目标;然后在非地物目标区利用改进贪婪蛇算法检测拼接线。通过对建筑物密集分布的城市区域影像进行拼接线检测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理想的拼接线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