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石沟大型钼(铼)矿床虽紧邻金堆城、石家湾等著名钼矿床,但物质成分、产出特点、成矿时间以及与岩浆岩的关系等则与其不同,更明显的差异是本矿床富含铼、铀、铅、硫、硒、碲、锇、银等多种伴生元素。该矿床地表矿化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长期以来都为人们所瞩目。因此总结研究大石沟钼(铼)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等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黄龙铺多金属钼矿田西距金堆城钼矿床7公里,北西距某铀铌铅矿田6.5公里,三者构成了小秦岭地区重要的矿产基地。自1955年以来,经过多种地质工作,现在其核心部位,已探明了数处不同规模的钼铼等矿床,证明该矿田蕴藏着钼、铼、铀、铅、铜、银、金等多种矿产资源。这里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虽然进行过1:20万、1:5万区调,1:1万和1:2千地质填图以及大量的槽、坑、钻探工作,但对它的构造轮廓仍似是而非,很多地质现象无法解释。因此,对构造的研究不仅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有助于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复平面上两个亚纯函数f(z)与g(z),若IM分担{∞},它们的一个导数IM分担1,则或者f(z)≡g(z),或者满足代数方程R(f,g)≡0,其中R(ω1,ω2)=ω1n(ω-1)m-ω1n(ω2-1)m.  相似文献   
14.
证明了单位圆内的有究正级亚纯函数及其导数的Borel半径分布安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设f(z)为复平面上的超越亚纯函数,不具有形式Cexp(-Bz/A),其中A、B及C为复数,则T(r,f)可被f(z)的极点计数函数及Af(z)f'(z)+Bf ̄2(z)的a计数函数(a≠0)所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了,开平面上超越亚纯函数若不具有Ce形式(其中,A、B及C为复数,A≠0_。),则T(r,f)<6N(Y,l/Αf~2f~1十Bf~3-1)+S(r,f)(其中,S(r,f)表示。{T(r,f)}(r→+∞),最多除去(0,o)内一线性测度有穷的集合)。  相似文献   
17.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120 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1987、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1~1128年,黄河尾闾在此摆动入海,形成河口滩型海岸。1128年以后,黄河自此迁走,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由河口滩型海岸逐渐演变成为典型的潮滩型海岸。该岸段海岸发育了广阔平坦的、相带十分明显的潮滩地带。在潮滩上同时发育了岛链状贝壳堤、残留冲积岛和巨大的多级分叉贯通性的潮水沟网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环境体系,即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中的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为大含沙输沙之尾闾地上分流河道频繁决口摆动而形成的迅速淤进型洲体。近代黄河三角洲自陆向海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中部冲积-海积平原和下部潮间带平原三大环境带组成,各环境带都有自身地貌组合体系。黄河三角洲与世界各大河三角洲比较,其总体应处在三角洲三元谱系的河控域,但各不同时期形成的二级叶瓣的海岸确兼具谱系中的三元域。各时期行水河口滩型海岸处在三元谱系的河控端域;具有宽大的相带分明并发育着密集潮水沟的岸段(占该三角洲海岸的大部分)则处于三元谱系中潮控端域;还有少部分岸段,如三有洲东北角(5号桩西北岸段)地处渤海南部M2分潮无潮点正迎区域强风浪部位,为三元谱系中浪控端域。其他岸段为过渡型。黄河三角洲河潮波三元控域各有其特点,同时它们又是尾闾河道摆动出口将其时空串联起来,展现出相当丰富而具有特色的三角洲海岸发育的时空谱系。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废弃叶瓣海岸侵蚀与岸线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对黄河1964~1976年间形成的三角洲叶瓣自1976年废弃以后的岸线进行了识别,选取了四个典型剖面,绘制了它们的岸线蚀退或淤进平均速率曲线。结果显示,不同剖面处天然岸线的蚀退或淤进速率很有规律。根据曲线特征将其分为蚀退期,转换过渡期和周期性波动期。现废弃叶瓣已进入周期性波动期。由于受大坝影响,不同位置岸线波动周期不同,两大坝之间约为4年,大坝西侧约为5年,岸线变化准平衡线位于1996年的海岸线附近。岸线变化速率波动幅值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