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掺气水深及消能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水力特性、消能特性、掺气效果、抗空蚀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动量矩方程推导出阶梯溢洪道形成均匀流时的掺气水深和消能率计算公式,建立了不同单宽流量下掺气水深与阶梯尺寸之间的关系以及阶梯尺寸、阶数与消能率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具有掺气量与掺气浓度宜于控制,底部掺气充分,抗空蚀性能优越,消能率高,适宜于大单宽流量溢洪道等显著特点,可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阶梯式溢洪道的理论和试验基础。研究成果得到模型试验的验证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62.
火山隐伏机构的研究对火山演化、火山地热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伊通盆地内的横头山火山开展研究,采用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火山隐伏机构,揭示了横头山火山的形成时间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隐伏岩体的空间形态和构造环境,确立了一套针对隐伏火山机构的地球物理探测体系。研究表明:横头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在压扭应力作用下,玄武岩岩浆由深部沿马鞍山断裂挤出地表,现阶段岩浆通道已经闭合,一部分岩浆停留在通道中;横头山火山隐伏部分与围岩存在较大磁性差异,地表磁异常面积为2.6 km2,沿马鞍山断裂北东向不均匀分布,埋藏深度小于1 000 m。  相似文献   
63.
一 在编制水文地质图中,岩层富水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水文地质图的核心问题。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提出过各种对岩层富水性的评价方法。大致可归纯为二类: 1.基岩山区裂隙水:含水很不均一,一般没有连续的统一地下水面,多以泉或片流的形式排泄于地  相似文献   
64.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探讨了基于VR技术的地理资讯系统的设计平台和体系结构,结合三维场景中对象模型、资源和信息数据,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资讯系统平台的解决方案,并在虚拟平台上实现了虚拟校园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在虚拟校园中漫游和面向三维对象的查询。  相似文献   
65.
边坡破坏过程离心模型试验的应力位移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嘎  王爱霞  牟太平  张建民 《岩土力学》2008,29(10):2637-2641
提出了一种确定离心模型试验过程中边坡的应力和位移场及其变化过程的方法。基于物理测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思路,首先采用离心场非接触位移测量技术测量出边坡的位移场;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反演分析等途径算出边坡的应力场。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多个边坡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应力位移场的确定,表明了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得出离心模型试验过程中边坡的应力和位移场。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边坡的破坏过程与应变局部化和应力集中的过程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6.
针对海上碳酸盐岩油田开发难点及面临的挑战,以XX油田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的ODP实施为例,提出了深层生屑云岩储层预测方法。通过古地貌及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综合研究,建立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窄薄储层的配套研究技术,并在该技术的指导下成功完成对XX深层碳酸盐岩油田的储层预测。实践证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指导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对于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桩基础抗震性能的简易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可从承载力和变形两方面来评价.承载力可考虑地震时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组合,多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分析,不同因素变异的影响可用概率分析或可靠度方法予以考虑.变形分析多为按承载力设计之后的校核,其中地震力和土体参数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可分别加以评估.本文着重阐明基于一维波动方程和概率分析的桩基抗震性能实用分析方法,并以桥梁桩基础为例进行讨论,其中考虑的关键因素为设计地震加速度、测站记录、基桩尺寸及其配筋率.研究表明,当土层液化可忽略时最大弯矩会发生在桩顶,故增加桩顶延性可有效提升桩基础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函数组合法,将体波与面波特征函数组合求解不规则河谷地形在不同波型以不同角度入射的非一致位移输入问题.新方法严格满足不规则河谷散射表面自由条件,克服了目前波函数函数展开法不能完备表达二维不规则地形散射问题的缺点.数值算例表明波函数组合方法具有精确、稳定、计算量小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非一致输入问题.  相似文献   
69.
地震土压力评价是挡土墙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挡墙上地震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墙体的侧向位移或者墙后填土的侧向变形密切相关.经典的物部-冈部地震土压力公式可计算填土处于主动与被动状态的极限平衡条件下的土压力,未考虑挡墙侧向位移或填土侧向变形对土压力的影响.在研究土压力系数随应变增量比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土压力系数与挡土墙位移量之间不存在唯一性关系,发现正常固结填土的土压力系数与以应变增量比表述的填土侧向应变约束条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唯一性,揭示了压剪耦合效应是土压力形成的物理本质;基于上述的唯一性关系和中间土楔等概念,提出了可考虑填土侧向变形的地震土压力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土压力模型试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0.
通过推导相关公式,得出煤矿井下由巷道掘进方向视倾角和迎头断面视倾角计算煤岩层真倾向与真倾角的方法,并通过Visual Basic编程实现由两向视倾角计算真倾角与倾向的应用程序,为煤矿地质人员测量与计算井下煤岩层产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