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张雅宁  张旭 《热带地理》2022,42(11):1890-1903
选取厨师创意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年《国家名厨》入选厨师流动轨迹数据的收集,借助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厨师创意群体的空间分布和流动网络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影响名厨在中国不同城市流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名厨的出生地和现居地呈现差异化分布特征,不同菜系名厨均在菜系发源地周边形成一定的地域集聚,但部分菜系名厨呈现全国扩散趋势,反映地缘文化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2)名厨流动网络空间不均衡性明显,并且不同阶段的流动网络存在一定差异,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现象突出,核心名厨群体表现出更高的地方“嵌入性”。3)建立在“学徒制”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影响名厨空间流动的最核心要素,其次是城市餐饮业、服务业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而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因素影响并不明显,反映厨师群体特殊的社会网络结构、工作性质和文化水平特征。  相似文献   
142.
伴随20世纪20年代末焊接技术的诞生,现代意义的输油管道建设开始萌芽,随着二战期间及战后国际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管道工程迅猛发展。本文以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油气管道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分析阐述了当今社会长输油气管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背景下,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整合利用全球多方的优势经验,吸纳引进成熟的行业管理模式,最后依托“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造稳固的国家能源管道网络,成为世界一流管道强国。  相似文献   
143.
<正> 中国林科院计算机科研网(CAFNET)是中国林科院的重点建设项目,从1996年初开始着手研建,经过技术调研、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和设计等过程,于1996年10月通过了国家科委、林业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单位著名专家的技术论证。目前CAFNET已进入网络全面建设阶段,网络中心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利用1983~1986年我省飞机探测的层状云宏微观资料、对我省层状云顶底高、厚度、云中含水量分布等进行了分析、文中描述了盆地层状云的宏微观特征。含水量在云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并对我省飞机人工降水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5.
仲荣根  张旭  刘梅 《海洋学报》1993,15(5):46-49
台风的结构变化与台风的移向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讨论了300hPa温度距平、200hPa散度及大气视热源与台风移向的关系。分析表明:台风未来24小时有沿着300hPa温度正距平中心轴线、200hPa最大辐散中心轴线以及大气视热源积分值[Q1]最大中心轴线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6.
利用2002-2016年MODIS逐日积雪遥感产品(MOD10A1、MYD10A1),采用日产品合成法、临近日分析法、空间滤波法和相邻时间合成法,生成天山山区逐日晴空积雪遥感产品数据集,研究分析了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5a,天山山区平均积雪覆盖面积变化不明显,呈略微减少趋势,但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变化;分季节来看,天山山区积雪覆盖面积冬季 > 秋季> 春季 > 夏季;积雪面积从9月开始积累,1月达到峰值,占天山总面积的50±25%,3月开始消融,8月达到最低值,仅占天山总面积的为3.5±2%。;天山山区大部分区域积雪开始时间在第300天之后,积雪结束时间在第40~150天左右,海拔较高的区域积雪开始时间较早;天山山区平均积雪日数小于60天的不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坡、北坡边缘地带,占整个天山面积的44.57%,平均积雪日数在60~300天之间的区域占比为53.4%,主要分布在天山中部和北坡部分区域,平均积雪日数大于300天的永久积雪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800以上区域,占天山面积的2.03%。  相似文献   
147.
以新疆区域500 m×50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提取纬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栅格数据的基础上,使用考虑地形遮蔽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完成了新疆区域全年每日可照时间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新疆而言,可照时间7月最长,为441 h;12月最短,为266 h,区域内可照时间的离散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形差异所致;海拔高于1500 m的山区对全区可照时间标准差的贡献率达到了80.1%;冬夏两季有较为显著的纬向分布特征,三大山脉地区可照时间与同纬度平地相比差异明显,表现出可照时间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地形对可照时间的影响比较明显,坡度越大可照时间越少;坡向对可照时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季,大致为可照时间南坡多、北坡少;随着地形开阔度的增大,可照时间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8.
综述了近一年来内蒙古集合预报业务进展情况。内蒙古集合预报业务经历了集合预报资料接收、集合预报处理系统和工具箱引进及本地化、集合预报本地化应用、集合预报二次开发三个阶段,完成了国家气象中心下发资料的及时稳定接收、数据处理系统和工具箱的本地化业务应用,实现了数值预报产品的本地化解释应用和全区共享,通过集合预报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了在内蒙古风电场、航空主着陆场及要素预报方面的保障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9.
一种基于 K-D 树优化的 ICP三维点云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张旭  朱继文 《测绘工程》2016,25(6):15-18
为提高三维点云数据配准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K-D树优化的ICP三维点云配准方法,首先采用中心重合法实现点云数据的粗配准,然后利用K-D tree快速搜索最近点对改进传统ICP方法,完成三维点云数据精配准,该方法克服传统ICP算法中由于利用欧式距离来判断最近点所引起的工作量大、耗费时间多的缺陷,提高点云的配准速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斯坦福不同密度Bunny点云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中心重合法实现三维点云粗配准的基础上,利用K-D tree优化ICP算法,能够提高点云配准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0.
党杰  董吉  张旭  吴忠银  杨杰华 《贵州地质》2021,38(3):334-339, 3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目前已趋于成熟,从学术研究领域逐渐应用到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由于研究尺寸、数据精度、可量化程度等原因,其评价方法与区域评价略有不同。本文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为例,总结前人单体地质灾害评价经验并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修正完善,在对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破坏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单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得到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可为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