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算法PhaseNet、震相关联算法REAL以及多种定位算法快速地构建了 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主震前3天至后7天的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揭示了漾濞地震序列的精细位置分布及详细的时空迁移过程.漾濞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多级雁列式结构,深度介于5~10 km之间.主断层自北西端朝着南东向呈放射状分布,并发育有多条贯穿主断层的共轭断层.早期前震随着时间有明显朝着主震迁移的特征,并呈现出一条狭长的条带状构造,反映其可能是地下流体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72.
丁旻  张淼  刘波 《气象科技》2017,45(6):1125-1128
闪电具有突发性、瞬时性、三维性等特征。其特征导致闪电监测数据基于web端的即时处理和显示受到限制,小范围内的雷电临近预警服务受到影响。基于Android移动设备利用GPS定位技术开展闪电数据可视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闪电实时监测数据与GPS位置数据结合,集合采集、转化、整合和数据叠加等逻辑过程,通过直观添加覆盖物的方法,在Android移动设备地图上精确标注闪电发生的地点、强度以及发生距离等信息,实时显示用户附近20km以内的闪电情况。用户据此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雷电灾害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73.
文章详细论述了云南各族人民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悠久历史,概括了云南水资源数量和分布特点、洪旱灾害规律、水质污染等状况,提出了云南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4.
胡少华  章光  张淼  姜秀玲  陈益峰 《岩土力学》2016,37(12):3427-3436
温度与荷载共同作用下岩石力学行为和损伤特性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渐进破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甘肃北山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热处理温度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并借助偏光显微和X射线衍射细微观分析手段,对其宏观变形、损伤演化以及破坏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质量、密度、纵波波速和峰值强度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体积和峰值应变则逐渐增大,1 000 ℃时不同围压下的峰值强度分别减小了77.70%、57.28%、37.33%及33.97%,峰值应变分别增加了196.37%、115.27%、105.13%及90.38%。在低温、低围压下三轴压缩过程中北山花岗岩的损伤发展迅速,破坏形式以张拉劈裂为主,且试样破坏后极为破碎,在破坏面附近存在多条贯通的轴向裂纹;随着温度和围压的增大,北山花岗岩的变形由脆性向塑性转变,破坏形式都是陡倾角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75.
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表现形式。及时精确地获取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对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分配资源以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作物信息提取研究大多局限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NDVI时间序列,影响了作物空间分布信息提取的准确性。随着Sentinel-2A卫星成功发射,为高分辨率NDVI时间序列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黑龙江省北安市为研究区,基于覆盖完整生育期的Sentinel-2A多光谱数据,构建10 m分辨率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利用 Savitzky Golay (S-G) 滤波器对 Sentinel-2A 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滑。基于典型时相的多光谱数据和NDVI时间序列构建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模型进行作物类型遥感识别。通过对样本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分析,可以得出NDVI时间序列能够清晰地区分作物物候差异。此外,本文还利用面向对象分类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两种方法,对典型时相的多光谱数据进行了作物分类对比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典型时相多光谱数据引入平滑重构后的NDVI时间序列能够更好地描述作物的物候特性,能够准确刻画研究区作物发育情况,有效区分各类作物;② 通过对比分类实验发现,典型时相多光谱数据引入NDVI时间序列特征,增强了不同作物之间的光谱差异,提高了作物分类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较典型时相多光谱数据进行分类的结果分别提高了7.7% 和0.055;③ 基于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在作物分类的结果中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96.2%,kappa系数为0.892。本研究的方法为其他大区域农作物的分类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6.
不整合结构与不整合面结构具有不同的属性及特征.本文在分析不整合三层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异岩不整合等3大类不整合的结构构造,划分出10个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不整合亚类.重点针对不整合面下的构造变形特征、不整合结构类型的平面分布、不整合面上的初始沉积物、物源及其层序结构等展开了精细研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不整合形成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在盆地尺度,解析不同区域不整合结构类型的特征、性质及差异.现今保留的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在盆地中南部广大地区呈角度不整合,在阿瓦提-满加尔坳陷南部、巴楚隆起中西部、塔中隆起北部为低角度、北倾的单斜角度不整合;在塘古兹巴斯凹陷表现为中-低角度的断褶不整合,呈北东向展布,在巴楚隆起东部及塔中隆起的南部局部也存在北东向展布的断褶不整合.在盆地北部塔北隆起西部局部存在褶皱不整合,东部存在低角度、南倾、单斜不整合.而盆地中部在阿瓦提-满加尔凹陷中北部、塔东凹陷东北则以平行不整合为特征.结合沉积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分析,恢复了志留系沉积前构造古地理,塔里木盆地大部分为混积陆棚沉积、中部碳酸盐岩台地被逐渐淹没,满加尔及英吉苏凹陷为盆地相沉积.伴随着盆地南缘西昆仑-库地洋、南阿尔金洋的闭合及碰撞造山,在盆地南部主体为南北向的缩短,塘古兹巴斯凹陷为南东-北西向缩短,且变形强度明显大于南北向的缩短.因此,盆地南部的南东-北西向挤压作用是该期最活跃的构造作用,和田古隆起北部、塘古兹巴斯凹陷北东向加里东期褶皱带西北部,应是塔里木盆地第一期油气大规模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整合结构的解剖,尝试区别分析不同期次构造事件的作用及效应,识别单一构造事件(或构造运动)在构造古地理重建及成藏、成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湖北宜昌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年代和岩石地层格架显示,宜昌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地层连续,但自南而北在早志留世鲁丹阶上部至埃隆阶下部有不同程度的笔石带缺失,并由此造成了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的减薄。页岩微量元素V/Cr、Ni/Co、V/(V+Ni)的比值和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宜昌地区在奥陶纪凯迪期晚期—志留纪埃隆期早期总体处于缺氧-贫氧海洋环境和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富有机质页岩的厚度变化受气候变冷所引起的海平下降和宜昌上升作用的双重影响。页岩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受海底氧化还原环境和海底有机碳通量(Mo-xs)的双重制约。由于不同古地理部位TOC与Ni-xs的相关性不同,在盆地靠近隆起一侧,TOC与Mo-xs的相关性明显高于TOC与Ni-xs的相关性,据此,并结合同期地层碳酸盐碳同位素具有负偏特征,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碳同位素组成特点相反,推测奥陶纪凯迪期晚期—志留纪埃隆期早期可能因海平面下降或宜昌上升作用导致海底发生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溶解和甲烷释放,并由此引起海底有机碳通量的升高,促进有机质的聚集保存。页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页岩的含气性和孔隙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孔隙度主要受储层的渗透率和岩石类型制约,与储层的含气性关系不明显,证明孔隙不是页岩气富集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储层的含气性主要受控于优质储层的厚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压力系数,因此,有利的沉积相带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志留系页岩气藏的主控地质因素。具体到宜昌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页岩气保存富集上,奥陶纪—志留纪过渡时期中,扬子台地内部坳陷盆地的形成和其中广泛发育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页岩气形成富集的基础。而宜昌地区古老基底的发育及其从三叠纪晚期之后开始的缓慢抬升,导致志留系页岩气储层埋深浅,生气高峰时间晚,是志留系页岩气富集保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贾光  杨国安  沈江  张淼 《海洋工程》2013,31(3):84-88
针对海洋平台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需要,研究在空气、淡水和海水作为耦合介质的情况下,声发射波在钢结构传播过程中幅值和能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幅值和能量损失的原因。基于声发射波反射原理,分析声发射波在钢结构中传播的多径效应及波形转换特性,并解释了时域波形发生分离的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盐度对声发射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该项研究为提高海洋平台声发射检测中故障源的精确定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9.
论述了硼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硼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在土壤中有效硼的影响因素。并以彭州市平坝区为例,论述了在缺硼的蔬菜种植区内,针对喷施硼肥,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利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0.
三角洲沉积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角洲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沉积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准确可靠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对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有重要意义。关于教科书中经典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和一些相关概念,很少有人质疑过。但研究发现,该模式及一些相关概念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对于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等亚相的定义含糊不清,各亚相之间缺乏明确的、具可操作性的界限。由于海(湖)平面是波动的,模式中未明确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究竟以哪种海(湖)平面为界。三角洲平原与正常河流冲积平原的边界、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的边界、前三角洲与正常海(湖)的边界均未明确,也没有系统总结它们各自的识别、区分标志,致使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古代同一地层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三角洲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特征不同,应有各自的沉积模式,但许多研究者将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用于所有三角洲亚相、微相划分。经典沉积模式中,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支河道和水下天然堤,但笔者等研究表明这2个微相不存在。而三角洲平原上普遍发育的砂体——汊口滩与并口滩,在经典三角洲沉积模式中未提及。作者针对三角洲沉积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结合现代沉积,系统总结了能用于古代沉积不同亚相和微相的识别、区分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