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张辉  李翱鹏  王福亮  刘正阳 《吉林地质》2019,38(2):19-23,27
吉林大石头河子地区新生代橄榄玄武岩为裂隙式喷发火山活动所产出的溢流相橄榄玄武岩,属于钙碱性玄武岩,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地幔,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基本未受到地壳物质混染作用影响,形成与滨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松花江断裂再次复活,诱发区域性张裂作用关系密切,构造背景为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522.
为确定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晚三叠世的构造属性,并限制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欧亚大陆俯冲的时间,对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西砬子沟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西砬子沟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16±1) Ma,为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西砬子沟花岗闪长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富硅,高钾,低铁镁钙,富集LREE,相对富集LILE (Rb、Th、U、K),亏损HFSE (Nb、Ta、Ti),这些特征表明西砬子沟花岗闪长岩是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相邻地区同时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特征与空间分布,笔者认为西砬子沟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之后。  相似文献   
523.
黔北仁怀-习水地区含铜砂岩型铜矿产于四川台拗边缘大型内陆盆地红层组合中,含矿岩石主要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浅灰绿色富含硅(碳)化木的长石砂岩.以习水县条台铜矿为例,对上沙溪庙组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成矿作用过程经历了:①含铜砂岩层原生沉积;②表生氧化作用;③次生富集成矿3个阶段.该矿是一个含铜砂岩层原生沉积后经地下水渗滤再造的淋积矿床.  相似文献   
524.
长牡蛎中天然牛磺酸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探讨并优化了从牡蛎中提取和制备牛磺酸的工艺。牛磺酸纯度采用TLC进行分析,其结构进一步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长牡蛎富含牛磺酸,在60℃水溶液中提取率(0.8%,湿质量)较高,为天然牛磺酸开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25.
焉耆盆地侏罗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其均一温度多为101~110 ℃和121~130 ℃,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前主峰碳为nC18或C20,后主峰碳为nC26或nC27。这些特征指示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用;而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同样指示了博湖坳陷北部凹陷油气的两次成藏时期,即中晚侏罗世(142.26~183.15 Ma)和白垩纪(75.07~142.26 Ma)。南部凹陷和本布图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期分别为中侏罗世、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同时纵向上在同一构造带内,K-Ar年龄随埋深增加而变大,反映油气自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逐渐充注运移和调整。  相似文献   
526.
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块体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中段,其边界和内部发育多组活动断裂。在北东-北东东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南北边界断裂发生左旋走滑运动,西部边界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活动,导致整个地块向南东方向挤出,在东南部遇到龙门山中央隆起带,造成东部边界地区地壳的缩短和山体的隆升,是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强震和强震发生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527.
体积分方程法模拟复电阻率三维体电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中复电阻率(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同时存在时的三维体响应。在计算中,对于需要计算三重积分的张量格林函数电荷项一次部分,应用一种差分近似的方法求解,这种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更加便于计算机实现;采用二次剖分的算法解决了计算张量格林函数时的奇异值问题;计算含有贝塞尔函数的积分项时,利用一种结合连分式展开的高斯求积代替常规的快速汉克尔变换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并分析了三维体复电阻率模型(Cole-Cole)参数对正演结果的影响,为三维体复电阻率及其参数反演提供了正演依据。   相似文献   
528.
张辉  郑存江 《岩矿测试》2000,19(4):307-310
难浸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菌液中含金的主要原因是金以极微细的颗粒悬浮于细菌浸出液中,其沉降速度极慢,通过选择合理的磨矿细度;对单层浓度机实施高效改造,缩短细菌预氧化时间,控制末级氧化的pH值在1.2~1.5,添加絮凝剂加快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等几项控制措施,将菌液中金的含量降低到0.01mg/L以下,基本上解决了细菌浸出液含金问题。  相似文献   
529.
在化探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年代学等多手段探测研究,首次查明了聊考隐伏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位错量和最新一期活动时代,厘定了断裂位错上断点达地表20m以下,最新一期活动在全新世早期,属浅埋的隐伏活动断裂。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为0.12mm/a,在中国东部属中等倔强的一类隐伏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530.
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辉  刘广民  姜桂兰  唐杰 《世界地质》2000,19(2):199-204,208
农药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人们对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国内外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