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关键金属是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包括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以及稀贵金属.煤及其燃烧后的飞灰中能够富集关键金属元素,含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的矿床类型,有望成为未来关键金属的主要来源.煤型关键金属矿床指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含煤盆地中富集关键金属且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开发利用的煤层、夹矸和围岩.本文通过对煤型关键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金属元素来源和赋存状态、富集机制以及成矿规律进行系统论述,认为煤型关键金属矿床有宇宙成因、陆源碎屑成因、火山碎屑成因、热液成因、外部流体渗滤成因以及叠加复合成因6种类型,SEM-EDS和BSE技术结合ICP-MS、ICP-AES和EMPA是煤中关键金属元素重要的分析测试方法;总结煤型关键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研究趋势,提出岩浆活动与煤中关键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煤中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因素、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开发和选冶技术创新等研究方向.文章强调煤型关键金属矿床潜在的工业经济价值,加强我国煤型关键金属矿产的科学研究和综合利用,不仅能为关键金属矿产的成矿理论研究、找矿突破以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还有助于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82.
梁健  王栋  张鑫 《江苏地质》2021,45(1):29-36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溶洞和裂缝,直接钻遇溶洞比例达50%。针对目前远井储集体特征认识模糊、动用难度大等问题,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及注水指示曲线、液面恢复曲线等资料,对远井储集体的规模、裂缝导流系数、地层能量进行定量化研究,形成了一套远井储集体参数定量化表征技术。基于远井储集体特征,运用酸化、高压注水、复合措施等方法提高对远井储集体的动用,并在塔河油田推广应用,高效井占75%以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沾化凹陷泥页岩裂缝型油藏的成藏特点,对沾化凹陷罗63井沙一段碎裂岩方解石胶结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岩相学及包裹体温、压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碎裂岩的碎粒颗粒为泥晶白云岩,碎粒之间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胶结,其内主要发育低气液比的烃包裹体与少量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烃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2~110℃,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5~119℃,冰点温度为-1.7~-2.0℃,盐度为2.8%~3.3%NaCl_(eqv),呈现低盐度流体的特征;烃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为124~126℃,捕获压力为16.7~18.6 MPa;单体烃包裹体主要由碳数小于25的正构烷烃类组成,主峰碳为C15,Pr/n C17、Ph/n C18和Pr/Ph值分别为0.42、0.55和0.69,方解石胶结物捕获的轻质油应源自渤南洼陷中心相对成熟的沙四段烃源岩,捕获时的流体压力系数大于1.56。  相似文献   
84.
为评价较大区域塌陷发育特征和危害程度,在调查15个煤矿采空区的基础上,按城区、乡镇、村庄和农田荒地四个不同区域,建立塌陷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并以此标准对郑煤米村煤矿进行危害程度分区,绘制大比例尺塌陷危害分区图.同时针对不同的分区及其塌陷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塌陷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5.
介绍徐云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的经验。徐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中医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湿瘀互结,治疗应从扶正祛邪出发,早期以祛邪为主,晚期注重补虚,虚实夹杂者则标本兼顾,并自拟糖肾消肿方随症加减治疗,临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86.
高铁路基和桥梁沉降监测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监测数据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测变形体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沪昆高铁江西段线下工程沉降监测为例,全面论述高铁路基和桥梁沉降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和过程,供高铁施工者和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7.
铊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铊污染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铊是分散元素,具剧毒性,对环境危害严重。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铊的生态危害、铊在环境介质如岩(矿)石、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中的分布和迁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初步提出了防治铊污染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8.
贾强  张鑫  应惠清 《岩土力学》2009,30(11):3500-3504
桩基础托换法开发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的施工过程可分为桩基托换前、托换后和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3个工况。施工过程会使既有建筑物地基产生二次沉降变形,由此产生的附加内力会影响到上部结构的安全。为了研究一个3层框架结构建筑物增加一层地下室桩基础托换过程的地基沉降规律,建立了3个工况的ANSYS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定义路径的方法,可以得到3个工况的沉降曲线和柱脚处地基的沉降差。从沉降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桩基托换前,地基总的沉降趋势是中间部位柱脚大于周边部位柱脚的“盆式沉降”;桩基础托换后,柱脚处的沉降差进一步增大;土方开挖后,由于下层土被“卸载”,中间部位柱脚处的地基明显回弹,使得中间部位柱脚与周边部位柱脚的沉降差出现了减少的趋势。最大的沉降差出现在桩基托换后土方开挖前,此时由沉降差引起的上部结构的附加弯距可以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求出。  相似文献   
89.
锚杆静压桩技术在既有建筑物增设地下空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贾强  应惠清  张鑫 《岩土力学》2009,30(7):2053-2057
运用锚杆静压桩技术在既有建筑物中增设地下空间是可行的,一方面可利用既有建筑物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的反力,另一方面将压好的桩作为临时托换构件支撑的既有建筑物,建筑物下方的土体才可以开挖。对于黏性土,采用逐根压桩的方案,把所有桩压至设计标高后,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才开挖承台下的土体。对于砂性土,可以边开挖土方边压桩,通过控制压桩和挖土速度,很好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桩身四周的土体开挖后,其稳定性按照自由长度较大的高承台桩的模型进行分析。锚杆静压桩的压桩阻力是根据土层动力触探的指标确定的,锚杆静压桩的数量根据使用阶段、施工阶段的荷载以及桩身自由段的屈曲稳定性综合确定。按照新旧混凝土界面初始滑移承载力,进行承台的抗冲剪设计是有足够的安全储备的,此时冲剪承载力由几个斜向混凝土柱承担,而承台的下部受拉。锚杆静压桩之间的沉降差会在上部结构中产生附加内力,影响到结构安全。沉降差的计算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时应考虑桩身的重力荷载、桩顶集中荷载等产生的附加应力以及土体开挖附加应力的减少。  相似文献   
90.
四川广元上寺乐平统大隆组中上部海相硅质岩、硅质灰岩中赋存较为丰富的遗迹化石,可识别出觅食迹、居住迹5属7种,包括Chondrites targionii,Chondrites isp.,Palaeophycus isp.,Planolites montanus,Planolites isp.,Thalassinoides isp.和Zoophycos isp.。结合遗迹化石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生物扰动指数以及地球化学数据(铁化合物比率和总有机碳的变化特征),乐平统大隆组顶部整体处于缺氧富硫或贫氧富氧交替出现的沉积环境,并非持续的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