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or forecasting in China during 1999~2002, especially focused on mid-short term prediction methods with approaches of seismicity, crustal de-formation, electromagnetism, ground water and the analysis by synthe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s to the practic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62.
Introduction Earthquake is a kind of severe natural disaster. In order to predict earthquake effectively, thegeoscien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carried out a great deal of studies on seismicity. For exam-ple,Willis, (1924) and Tocher (1959) made some early investigations on seismicity before largeearthquake. Chinese geoscientists performed even more studies in this field (CHEN, et al, 1981;HUANG, FENG, 1981; LIU, 1982; LU, 1985; LU, et al, 2001; MA, et al, 1982; MEI, 1960; …  相似文献   
163.
态矢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地震等灾变的发生之前,会出现一定的前兆现象。中通过实验方法对这些前兆现象之一的态矢量的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使用声发射技术(Acoustic Emission),对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试件内部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进行了记录。实验结果表明在岩石试件最终破坏之前,表征态矢量的相关参量都发生了异常明显的变化,这表明态矢量的异常变化可以被用作为岩石等脆性材料灾变的前兆,使用态矢量方法可以对脆性材料的破坏乃至地震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4.
珠江流域的西、北江洪水传至王水市思贤窖后,通过自然调节,汇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经八大口门分流出海。马口水文站位于西、北江三角洲同河区的顶端,该站防洪警戒水位为6.SOm,]951~1993年实测最高水位为9.63m。自1951~1988年的38年中,只有4年(1962、1968、1976、1978)出现最高水位超过9.0011,其中在6~7月份出现的机会达75%,故本文将>9.00m的洪水称为大洪水。西、北江流域出现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是大洪水的直接成因,探讨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对做好洪水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次大洪水前期的天气形势特征1.1500hP…  相似文献   
165.
测量平差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作者在多年的测绘高等专科测量平差教学实践中,对测量平差课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成果,供有关高校测绘专业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66.
中国南方古代铜鼓源远流长。古籍记载,铜鼓铸成后必须经过调音才能使用。我们考察了大量的铜鼓,取得了许多有关铜鼓调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流型铜鼓的声学特性,分析了铜鼓的调音方法。我们发现铜鼓调音刮痕的分布具有严整的规律,这种刮痕的分布竟与现代声学中圆板振动的节线分布模式完全吻合。这表明古代少数民族工匠对铜鼓调音已经掌握了一套合乎科学道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7.
由加速度谱测定矩震级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善  彭克中 《地震学报》1992,14(4):435-445
企图仅仅根据强震观测资料来确定震级的大小和一个地区的品质因素 Q(f)值.根据笔者曾导出的地震定标率,计算了震源的加速度谱.从理论加速度谱上可见,加速度谱有三个拐角频率 fc1,fc2,fc3,它们依赖于矩震级值.对于6级地震,fc1=0.08Hz,fc2=0.4Hz,fc3=8Hz.从 0-fc1的范围内,加速度谱 Aa()f2从 fc1-fc2的范围内,Aa()f;从 fc2-fc3的范围内,Aa()是平坦的;从 fc3-(),Aa()f-1.采用地震学中较成熟的衰减模式 Q=Q0f,就可以计算出观测点处的理论加速度谱值.经过理论值和观测值的对比,结果是较符合的.经多次对比后,就可求得该地区的衰减模式,同时求出较大地震的矩震级值.据此,我们求得了新疆乌恰地区的 Q0=300,=0.25,同时求出了新疆乌恰地震1985年18次较大余震的矩震级值.为了更方便地求得 Mw,做出了对应不同 Q 值在1Hz 处的加速度谱随距离变化的三个函数表.根据这个表,由 1Hz 处的加速度谱值(震中距已知),即可快速测定该次地震的矩震级值.   相似文献   
168.
杨艳华  任坚 《云南地质》1992,11(1):79-83
根据昆明盆地历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本文对盆地内地下水水质特征作一概略的总结,并对地下水污染现状、污染类型、污染途径作了分析判断。结合污染源类型并根据地下水中检出的物质组分,划分出4种污染类型;再根据地下水污染点的环境水文地质状况,对地下水污染途径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69.
本文讨论了起始数据误差对于差值,平差值协因数和平差值方差的影响,给出了计算各种影响值的公式和应用实例,并对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超始数据误差影响逐级积累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70.
附有联系参数的分组逐次平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附有未知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出发,应用最小二乘原理、矩阵分解和分块矩阵求逆公式,导出了附有联系参数的分组逐次平差公式。本法的特点是:各次平差中,除联系参数外,在各自的平差区域,只含有本区域内的观测值和未知参数;用联系参数及有关的协固数阵建立后续平盖与先前平差的联系,使平差计算更进一步“化整为零”。本文介绍的平盖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大型法方程组的解算和分阶段平盖等各种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