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新疆罗布泊地区近3.2万年沉积物的气候环境记录*   总被引:21,自引:16,他引:5  
文章对新疆罗布泊地区罗北洼地CK-2钻孔自顶部到10.35m的岩芯,按5cm间隔取样,进行了磁化率、粒度、色度、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12项环境代用指标的测定,以及相关样品的质谱-铀系法定年,得出了近3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经历的4个冷湿和暖干变化的气候-环境序列:阶段Ⅰ(31.98~19.26kaB.P.),处于晚韦克萨尔冰期的早期,经历了全球变化的未次盛冰期(23~19kaB.P.),12项环境指标的统计平均值为-0.8773,是本序列的最低值,对应为最强的冷湿期;阶段Ⅱ(19.26~13.53kaB.P.)为继后的间冰期,相应环境指标的统计平均值为+0.5233,环境转为暖干期;阶段Ⅲ(13.53~12.73kaB.P.)为晚韦克萨尔冰期的晚期和得里亚斯冰期,也是全球未次冰期的晚期,其环境指标统计平均值为-0.1075,环境转冷湿;阶段Ⅳ(12.73kaB.P.~近代)为全新世温暖期,其环境指标统计平均值为+1.275,是本序列的最高值,气候转为强暖干期。在阶段Ⅳ,12.08~11.80kaB.P.处出现了新仙女木(YD)的冷事件,10~9kaB.P.为全新世期内最早出现暖事件的时间。从冰期与间冰期的旋回分析,本区的气候-环境变化与全球同步,反映出受到全球变化的主旋律制约。从区域的特征分析,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风的加强,而西南和东亚季风的减弱,出现了冷/湿和暖/干的气候-环境变化的大格局,其不同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冷/干、暖/湿变化的大趋势。从环境代用指标的统计值(从-0.8773到+1.275)表明,本地区的干旱化进程是自然变率的必然结果,到全新世温暖期间更为突出。而近数千年或近数十年的人类活动营力只起到了叠加或促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珊瑚的影像密度恢复南海海表温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南海西沙永兴岛 ( 1 6°50′N,1 1 2°2 0′E)西北的造礁珊瑚的岩芯 ,制成 X射线负片。用显微光密度计在 X射线负片上获得沿生长轴方向的影像密度值 ,时间序列为 1 937~ 1 993年。根据影像密度数据 ,计算出珊瑚的各年生长率和钙化率的代用指标。珊瑚生长率和钙化率的代用指标都与 SST呈显著正相关。根据 1 960~ 1 993年的资料统计 ,相关系数分别是 0 .91和 0 .85,从而建立了珊瑚生长率温度计和钙化率代用指标温度计。并用这两个温度计测算到 1 937年 ,揭示出南海的 SST变化既受到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为主的影响 ,也受到半封闭海域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洞穴碳酸钙古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穴碳酸钙是陆地环境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一种古气候信息库[1]。人们已逐渐地认识到诸如石笋、流石、方解石脉等与树木年轮、冰芯、黄土以及湖泊沉积物一样,对环境的敏感性而留下过去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2]。为了破译这些“密码。”,对它们进行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研...  相似文献   
74.
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时期分析,分析,总结了我国科学家对这一时期气候演变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讨论。我国全新世约从10ka 时间气候波动激烈,了大暖期,隋唐温暖期,小冰期等典型时期各时期内有部分  相似文献   
75.
珊瑚的古环境信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珊瑚由于有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成为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的信息载体。珊瑚骨骼“年轮”的发现和TIMS铀系法高精度测年的应用奠定了珊瑚时间序列研究的基础,珊瑚骨骼的生长率、钙化率以及其中所含的元素、同位素成为示踪环境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评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珊瑚骨骼的生长率、钙化率的环境意义;δ18O、Sr/Ca、Mg/Ca、U/Ca温度计的应用比较;珊瑚的荧光研究;以及TIMS铀系法测年等。这些研究反映出珊瑚作为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的信息载体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地球化学代用指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昆特依盐湖氯同位素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1994-1996年,采用高精度正热电离质谱测定氯同位素(δ37Cl)的方法,对青海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区的盐湖卤水、湖底盐类矿物、油田水以及该地区的盐类沉积物钻孔剖面的δ37Cl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δ37Cl值(卤水)变化范围在-2.05‰—1.04‰,盐湖卤水的δ37Cl值较低,这与卤水的相对密度及pH值有关;盐类沉积钻孔剖面的δ37Cl值呈现自下而上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古气候变化有关。盐类沉积的δ37Cl值研究将会对高原干旱、蒸发环境条件下湖相沉积古气候演化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7.
济宁煤田煤中氯的分布、赋存及富集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氯是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 氯的含量与分布影响着煤的加工与利用.通过对济宁煤田各主要可采煤层中氯含量的分析可知, 研究区属低氯煤层, 氯含量的高低及分布与煤层空间位置、成煤植物、沉积环境和地下水活动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 对氯在煤中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 通过氯与有机显微组分、灰产率等指标的相关性计算, 得出研究区煤中的氯与有机显微组分成正比, 与灰产率成反比, 说明氯主要存在于煤的有机质中, 并且主要是存在于镜质组分的微孔隙中.   相似文献   
78.
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滨珊瑚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测定了1982-2001年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111^* 11’E、21^*21’N)滨珊瑚中的Pb、Cd、Cu、Co、Cr、Mn、Ni、Zn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珊瑚中有高的Ni和Zn含量的平均值,且在1990和2001年Zn的含量高出平均值1.8和2.3倍;1997和1998年,Pb的含量高出平均值3.5和2.3倍;1987年Cu的含量高出平均值1.5倍。这表明珊瑚样品在上述的年段内受到了Zn、Ni、Pb和Cu较显著的污染。其他重金属元素未构成明显的影响。此外,还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率与气候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以及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9.
本文叙述了电子自旋共振(ESR)地质年龄测定法的发展,并结合贝壳、珊瑚、石笋和黄土的年龄测定,讨论了直线和曲线拟合求TD值,以及有限和无限元体系求D值的计算法.最后引用一些实例,表明ESR年代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
海南岛龙湾港滨珊瑚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AES)技术,测定了1986—1997年海南省琼海市龙湾港(19°20′N、110°39′E)滨珊瑚中的Fe、Cu、Al、Ba、Zn、Mn、Cd、Ni 、Cr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1993 年珊瑚中 Fe的含量高出其平均值的1.03倍,受到了较明显的Fe污染。另外,珊瑚中的Fe含量在1994、1995年,Cu在1986年,Mn在1993年,Zn在1995年的含量高出各自平均值的0 5~1倍,受到相应重金属的轻微污染。然而,与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滨珊瑚、南沙珊瑚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相比,龙湾港在近12年中海洋珊瑚受重金属的污染不显著。运用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探讨了重金属之间、重金属与降雨量和径流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的污染来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