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军 《第四纪研究》2006,26(3):353-360
对连云港新石器遗址地貌、洪门钻孔的沉积环境以及古遗址时空分布的研究表明,新石器文化始于7000年前全新世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时期。早期青莲岗文化时期(6800~5900aB.P.)的遗址有8处,主要分布在锦屏山、南云台山和大伊山的丘陵山地边缘的洪积扇阶地上和西北部未遭受海侵影响的丘陵岗地上,洪门钻孔相应地层显示该时期为湖沼陆相环境,海岸线向海推进,该时期海岸线分布在南云台山以东地区;全新世中期最高海面时,约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5900~4400aB.P.)的遗址仅发现两处,遗址退缩至锦屏山以西的丘陵岗地上。洪门钻孔的有孔虫组合显示了浅海环境,海岸线在洪门和锦屏山以东;至龙山文化期(4400~3800aB.P.),连云港的古文化发展至新石器时代的顶峰,遗址约15处,其中藤花落遗址处于南云台山与北云台山之间谷地的冲积平原,表明此时期的海岸线退至中云台山以东;龙山文化晚期(3800aB.P.左右)又一次海侵导致盛极一时的龙山文化遗址退缩到锦屏山以西地区,使得连云港地区行将跨入文明门槛的原始文化突然衰落。古环境变化对史前文化的兴衰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更新,地质学家利用现代微束技术(如: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拉曼(Raman)和电子探针(EPMA))等,陆续在曾经遭受过强烈冲击变质作用的陨石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大陆岩石中,发现多种微米-纳米级超高压矿物,为推测岩石形成的机制和地质构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确凿的证据,并因此引起了地质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关注,随即很快成为地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同时,地质学家已意识到纳米科学和技术发展将导致未来地质科学的一场革命犤1犦。随着岩石矿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的手段已从光…  相似文献   
33.
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 ,分析了 1951~2000年沈阳地区低温冷害年的概况、气候特征、影响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低温冷害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4.
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分析了1951~2000年沈阳地区低温冷害年的概况、气候特征、影响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低温冷害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5.
沙坡头铁路北侧人工植被区油蒿苗和小画眉草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青丰  王建光  徐军 《中国沙漠》2002,22(6):628-631
采用Greig-Smith区组面积方差分析法、负二项式法和方差/均值比率法检验沙坡头铁路北侧人工植被区的油蒿苗和小画眉草种群的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36.
探讨了采用环境一号卫星CCD多光谱数据在1∶250 000地形图框架要素更新中的应用情况,对不同框架要素在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中的识别率和最小分辨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的分辨能力和要素识别精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采用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进行1∶250 000地形图框架要素进行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航空港分布、航空运输等级规模、复合流量密度与航空网络构建的研究;利用SPSS软件进行空港经济区与航空运输相关性研究;并对我国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式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航空运输具有制约空港经济区布局、影响其类型、限制其规模、指导其产业形态发展的作用。空港经济区成熟阶段会反哺航空港及其腹地,对当地的经济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8.
松花江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研究其底泥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花江(哈达山至松花湖段)底泥(表层沉积物)中元素As、Hg、Cr、Cd、Pb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这些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泥几乎未受到As、Cr和Pb的污染,但多数地段内出现了Cd和Hg的污染,尤其是元素Hg,在个别地段的污染程度达到了极强;与10年前相比,一些重金属的污染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吉林市区段内Hg的污染仍非常严重。污染样品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可能有来自工农业废水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9.
鄱阳湖外围湖泊水体营养波动周年特征的比较湖沼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邻鄱阳湖南岸的南昌市大小不同的3个城市或城郊浅水湖泊(青山湖、瑶湖、军山湖)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进行周年观测.结果表明,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分别在2.6~4.5、2.1~4.6和1.6~1.9mg/L之间,仅军山湖目前未受到有机物污染影响,3个湖泊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青山湖和瑶湖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转换的阈值(TN:0.20 mg/L,TP:0.02 mg/L),且TP污染最为严重,仅达到地表水Ⅳ~劣Ⅴ类标准.在3个湖泊中,水体氮主要以可溶性态氮的形态占优势,水体磷形态除了军山湖外,另外2个湖泊主要以颗粒态磷占优势.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叶绿素a(Chl.a)浓度范围分别为34.65~184.48、7.66~120.67和2.42~17.41μg/L,各湖泊的Chl.a浓度均在冬季达到最低值,且军山湖与其他2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青山湖与瑶湖无显著差异.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发现,青山湖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已达到轻-中度富营养的稳定富营养状态;其次为瑶湖,营养状态不稳定,在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巨幅波动;军山湖相对最低,全年整体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之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中营养状态.同时发现3个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年内波动依赖于不同的水温环境,水温是以上3个亚热带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年内季度波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Pearson相关分析还发现,3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与水柱TN和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青山湖和军山湖的水柱Chl.a浓度与总溶解性氮和总溶解性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整体来说,水柱氮是影响3个湖泊水环境特征的主导因子之一,磷是2个富营养化湖泊的主导影响因子,在富营养化湖泊控制和削减磷营养盐输入的同时,应考虑如何有效降低氮的输入,并着力控制中温季节(水温为15~25℃)的营养输入和快速富营养化风险防控;中营养湖泊(军山湖)应在控制磷的输入和消减水柱氮上进行系统调控,尤其重视高温季节(水温25℃)的防控与预警,这将对鄱阳湖外围浅水湖泊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点方向与新型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40.
吴功果  倪乐意  曹特  张敏  谢平  徐军 《湖泊科学》2013,25(2):209-212
气候变暖下湖泊富营养化进程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1980-2009年期间洱海富营养化进程研究发现,水体总磷、总氮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气温、水体总磷和总氮均能显著促进浮游植物增长.统计分析表明,气温对浮游植物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受水体总氮、总磷的影响;水体总磷对浮游植物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受气温的影响,受水体总氮的影响;水体总氮对浮游植物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受气温和水体总磷的单独影响,受它们共同的影响.因此,气候变暖与营养水平的增加共同促进了洱海的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