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急流对海河南系一次特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欣  徐国强  苏华 《气象》1999,25(7):8-11
利用MM4中尺度模式,模拟了1996年8月发生在太行山南段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先后研究了减弱低空急流和减弱高空急流后,降水及物理量的变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形成与维持均有促进作用;相比之下,低空急流对暴雨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2.
极区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TOMS资料分析了南北极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多年趋势变化,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十余年来南北极区大气臭氧总量都是下降的,并且存在转折现象,但两者具有不同的多年变化特征和地理分布特征;南北极区的臭氧减少都是春季下降最快;南北极区存在不同的周期振荡现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表现出更强的周期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63.
一、问题的提出 1.海洋学史及其地位 海洋学史即海洋科学发展史,包括海洋物理学史、海洋水文学史、海洋生物学史、海洋生态学史、海洋地质学史、海洋化学史、海洋工程学史等。此外,为了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也不可忽略航海史、海洋开发史、  相似文献   
64.
南海夏季风爆发机制的数值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数值实验和对1998年及199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对比分析以及多年资料统计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何时爆发与南海局部地区的海温高低和南海经度上南北海温差异的大小关系不密切,主要决定于南海及其周围大范围地区的环流形势。南海季风爆发前10天内,其环流特征是低层850h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经菲律宾西伸控制南海,南亚至东南亚为宽广的低槽区所控制,高空200hPa上,南亚高压位于阿拉伯海至南海一带,中心位于孟加拉湾东侧和中南半岛西侧的低纬地区,广大北方为西风气流所控制。  相似文献   
65.
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低频降水分布和传播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徐国强  朱乾根 《高原气象》2000,19(4):476-486
使用1998年美国NCEP再分析的逐日资料,研究了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低频降水的分布和传播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低频降水量和时间变化方差对总降水量及其变化方差均具有重要贡献,因此研究高原地区低频降水的分布、发生、发展及其传播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高原东侧的低频降水主要由东向西传播,而南侧主要由南向北传播,但很少直接进入高原。高原中南部和东南部可能是高原地区的频降水的发生源  相似文献   
66.
用 8 5 0 h Pau场分解为正、斜分量的方法研究了前期北太平洋中纬 ( 42 .5~5 2 .5°N,1 70°E~ 1 70°W)海温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其后期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 ,前期海温关键区海温首先对其同期 85 0 h Pau场斜压波列施加影响 ,该斜压波列又对其后期斜压波列施加影响 ,最后此斜压波列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67.
研究表明,准45d、准23d和准14d等3类低和水的频率愈低,低和水愈趋向于从高原东侧和南侧向高原传播,反之,频率愈高,低频降水愈趋向于由高原向高原东侧和南侧传播。低频降水的传播路径倾向于与其上空150hPa低辐散带的传播中径相一致,但强度则不完全一致。高原中南就低频降水强度远大于高原北部,且与其周围平原和海洋地区的低频降水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68.
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远洋渔业之一,探究其渔场时空变动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根据2016年1—6月收集的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生产数据,并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因子数据,运用ArcGIS和GAM模型分析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变动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1—6月CPUE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4月均达最高值,分别为2.45尾/千钩和3.56尾/千钩,各月CPUE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变动基本趋于一致,均为先向东北移动,后向西北移动,最后再向东北移动的趋势;GAM模型分析显示,大眼金枪鱼CPUE与模型因子的解释率为32.1%,纬度和250 m水深温度影响最显著,黄鳍金枪鱼CPUE与模型因子的解释率为37.2%,200 m水深温度影响最显著;协同分析表明,1—6月,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中心渔场分布于1°S~9.5°N,47°~64°E,且海表温度在29.3~30.8℃的海域。  相似文献   
69.
近期盖州滩地貌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州滩是典型的潮流浅滩,其发育受双台子河的制约。1958年双台子河建闸后,入海径流量逐年减小,洪水期的冲刷作用减弱,潮流作用趋于占主导地位。潮流将大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河流入海泥沙向双台子河口区搬运,由于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盖州滩不断淤积。1999年双台子河截流,纳潮量进一步减小和无洪水期的冲刷作用,随潮流进入双台子河口区的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淤积具有加快的趋势,海洋动力塑造了今日盖州滩。  相似文献   
70.
程佳佳  徐国强 《气象科技》2023,51(5):668-680
针对2021年7月20日发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极端暴雨事件,利用数值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中的地形影响问题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结果发现,CMA-MESO(GRAPES-MESO 3 km)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此次极端降水过程。地形对降水具有显著影响,地形高度降低时,降水中心强度减弱,位置偏北;地形高度增加时,降水中心强度增加,位置偏南。其主要影响机制为:(1)太行山与郑州市西侧山体抬升作用使郑州市西部出现较强的上升运动中心;太行山南端阻挡作用使东南暖湿气流北支一部分气流向西偏转,与越过伏牛山的偏南气流及东南气流南支汇合,使郑州市上空维持大尺度水汽辐合,进而产生极端暴雨。(2)当地形高度增加时,东南气流北支的部分气流遇太行山阻挡转为偏东北气流,气流辐合区强度增强,郑州市上空水汽含量明显增加;而东南气流南支受伏牛山阻挡抬升作用影响在郑州市西南侧也产生了强上升气流,在郑州市西北侧与西南侧形成两个强降水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