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文章根据全国海域使用现状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全国海域使用现状的特点,海域使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分析表明:我国海域使用具有类型齐全、渔业用海比重较大和海域使用空间分布不平衡等特点;另外,海域使用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未确权用海较多、一些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不一致、部门和行业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矛盾突出、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
精准高效的海岛遥感影像分类是充分利用海岛基础资料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掌握海岛基本情况及变化情况、保障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序进行、实现全国海岛动态监管的重要技术措施。以2008年海南省东屿岛航空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选取训练样本集,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构建"3-8-5"的3层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实现对东屿岛遥感影像的分类。实验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分类总精度为87.85%,Kappa系数为0.84,与最小距离法分类相比,分别提高5.53个百分点和0.07。实验证明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精确度更高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3.
领海基点是划分内水、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重要标志,将领海基点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对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设计开发领海基点管理系统,实现对我国领海基点数据的综合集成、高效管理及深度分析,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全面、真实地展现领海基点及其所在海岛周边环境的三维立体现状。  相似文献   
24.
海域GPS测量数据坐标转换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GPS技术已经在海域测量中广泛应用,本文从海域GPS测量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海域测量中常用坐标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具体工作的坐标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界定海洋功能区划评估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发展和实施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从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情况、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效果和海洋功能区划依赖条件变化三方面构建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探讨了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选取应当遵循的基本设计思想。其中,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情况主要涉及海洋功能区划概况、海域开发利用概况、海洋功能区划的目标实现情况、制度落实情况和社会参与情况等指标;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效果主要从规范海域开发秩序、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海洋功能区划依赖条件变化主要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海洋产业用海需求变化、自然资源条件变化、海洋环境条件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衡量其变化程度。根据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级别海洋功能区划评估的侧重点,制定了评估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定量评估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方法,以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为例,将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应用到海洋功能区划评估的实践工作中,检验了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指出区划评估仍需研究的问题,对深入开展海洋功能区划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
海岛生态文明是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岛整治修复工作,是改善海岛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的整治修复工程分类对于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申报、审批、实施及评估工作都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目前国内尚未形成适应于我国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的完整工程分类。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后国家实施的整治修复工作跟踪研究,结合已有分类,通过分析-组合-归纳模式,初步分析建立适用于我国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现状的工程分类体系,分为一级12类,二级46类。对全国149个项目工程进行格局分析,研究表明:(1)2010-2015年度,经国家实施整治修复项目涉及海岛约137个,有居民海岛63个,无居民海岛74个;工程共计654个,其中北海区262个,东海区248个,南海区144个;涉岛面积达2 662 km~2;(2)岛体整治修复工程类型经重点修复期(2010-2012)过后减缓,人为活动致使岛体损坏行为被及时遏制;(3)有居民海岛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得到重视;(4)南北方根据其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造成工程类型呈明显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7.
目前,海洋功能区划备案工作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管理体系,造成海洋功能区划备案可操作性不强.文章阐述了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的内涵,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管理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明确了备案管理体系的构成,初步形成了备案机构、内容、时限、审查、登记和公示以及备案后成果的汇总、管理和利用的管理体系,指出了海洋功能区划备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及注意的问题,对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建设,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体系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8.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海岸线确定和公布的模式.提出了海岸线确定后的海岸线修订、海岸线区划、海岸线使用和海岸线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海岸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中国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尽管体系的层次分明,特点描述也清楚,但由于层级之间缺少明确的约束关系和控制手段,导致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及海域管理实践中对各层级间,特别是市级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之间的空间符合关系难于把握。基于此,研究归纳了海洋功能区空间关系及其主导功能相互关系,构建了市级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空间符合性分析的定量化评价模型,并以漳州市与福建省海洋保护区符合性分析为例,检验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为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