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346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利用MICAPS常规数据,陕西现代气象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预报检验数据,以及陕西天气业务实时评估平台预报评分数据,选取2017年1—6月省级预报员综合主观预报结果与智能网格平台的多模式集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2017年8月11—14日在西安周边发生的一次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作为个案分析,研究在智能预报发展前景下,预报员在预报业务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预报体系中预报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是,预报员的职能将根据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推进实现角色的转变,常规精细化预报产品将越来越不需要预报员的人工干预,预报员需要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订正,制作针对性服务产品,深入研究灾害性天气的机理,总结预报经验,改进数值预报模型的算法,为提高人工智能的效果提出建议和方法;对预报员的评价体系应该从预报准确率评分转变为灾害性天气订正技巧评分,以订正技巧来衡量一个预报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82.
本研究对2012~2013年大沽排污口沉积物中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以及7种重金属(铜、铅、锌、镉、总汞、砷和铬)等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中重要的水质指标进行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估,旨在对海河水质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D3、D6、D7和D9四个站位水质属于Ⅱ和Ⅲ类标准,其余各站位均为Ⅰ类;其余各指标(TOC、TPH、Cu、Pb、Zn、Cd、Hg、As and Cr)的总体水平依次为Ⅰ、Ⅳ、Ⅱ、Ⅴ、Ⅱ、Ⅴ、Ⅲ、Ⅴ和Ⅴ类。各站位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海河流域指数为3.28,说明海河流域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其污染程度超过该流域功能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883.
瓦片地图技术是WebGIS中的关键技术,不同GIS平台由于自身的特点其瓦片地图数据格式各异,这给地图数据共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异构GIS平台瓦片地图数据和瓦片数据国际标准的研究,比较了不同平台瓦片数据与标准瓦片数据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适用于不同平台的瓦片数据转换共享方法,旨在提高瓦片地图数据的重用性,减少重复生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瓦片地图相互转换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84.
周兴  孙庚  戴欣怡  陈杰 《测绘工程》2021,30(6):27-33,39
空间关系作为连接地物目标的纽带,是遥感影像语义理解的重要内容.基于编码-解码模型的图像字幕网络能使用自然语言对目标间的空间关系进行表达,但其结构复杂,且需要为训练RNN提供大量语料样本,生成的空间关系描述语句准确率不高.因此,文中提出基于语句模板的遥感影像地物空间关系语义理解方法,该方法的模型结构简单,不需要大量语料样本进行训练,且能生成合理的空间关系描述语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描述语句相比编码-解码模型,定量评价的分数相近,定性评价的准确率高约30%,且该方法泛化性能较好,能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遥感影像中,为遥感影像添加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885.
杜氏枪鱿(Uroteuthis duvaucelii)为西太平洋海域广布种,形态特征易受地理阻隔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采自南通、宁波、南麂岛、东山、汕头、阳江和泰国湾的杜氏枪鱿7个自然群体共202个样品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雌、雄群体主成分分析都得到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3.395%和67.591%,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散点图均显示各群体存在重叠;雌雄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分别是58.7%和57.3%;雌、雄群体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将7群体分成两支:泰国湾群体与南通、阳江群体聚为一支,宁波、南麂岛、东山和汕头群体聚为一支;所有群体形态测量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泰国湾雄性第三腕大吸盘角质环齿数只有7个,与其他群体(11~15个)差异极显著,雌性个体角质环无显著差异。此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泰国湾和阳江样品的齿舌形态和大小具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杜氏枪鱿种质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86.
河流入海水体悬沙浓度的变化直接反映该流域人类活动和自然应力的影响。基于密西西比河塔伯特兰丁站长期水文资料,本文采用百分位法、Mann-Kendall法等统计方法对近40年密西西比河入海水体悬沙浓度进行分析,探究密西西比河通过“鸟足状”三角洲进入墨西哥湾的水体悬沙浓度变化过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1976?2015年期间,密西西比河入海水体悬沙浓度展现阶段性下降趋势,其中第一时期即1976?1987年期间,入海水体悬沙浓度相对较高,平均值为0.33 kg/m3;第二时期即1988?2015年期间,悬沙浓度较低且平均值为0.25 kg/m3。(2)密西西比河日径流量与悬沙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高斯分布。与1976?1987年相比,1988?2015年期间水沙关系曲线较为扁平,日均超过0.60 kg/m3的高悬沙浓度事件明显减少。在低流量及起动流量阶段,悬沙浓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流量接近20 000 m3/s时,悬沙浓度达到最大值,流量高于20 000 m3/s后,悬沙浓度反而随着流量增加而减小。同时,密西西比河月均水沙关系在1976?1987年期间呈双绳套样,1988?2015年期间则呈现“先沙后水”的顺时针单一型绳套样。(3)分洪工程建设及土壤保持措施是影响密西西比河入海水体悬沙浓度的主要原因。其中,工程建设减少了河道沿程沉积物物源,土壤保持措施使土地侵蚀减少,从而使得悬沙浓度保持较低水平。此外,极端水文事件对密西西比河入海悬沙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87.
涨潮槽是全球河口普遍存在的重要地貌单元,其动力沉积过程直接关乎河口涨潮槽冲淤稳定。但因径、潮流耦合及高强度人类活动,当前世界大部分河口涨潮槽动力沉积已发生迅速变化,进而引起河槽萎缩。基于此,以2020年6月在长江口南支最大的涨潮槽——新桥水道采集的大范围表层沉积物样品为基础,利用样品的粒径数据并借助经验正交函数(EOF)开展新桥水道表层沉积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桥水道可分为3个沉积区,其中新桥水道上游河段沉积物主要由粉砂质砂和黏土质粉砂组成,沉积物分选较差;新桥水道中游河段沉积物由砂组成,沉积物分选较好;新桥水道下游河段沉积物分选性差,主要由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以及黏土质粉砂组成。新桥水道沉积动力特征可以分为3种模式,其中主要模式为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新桥水道上游及下游局部河道形成以砂质粉砂与黏土质粉砂为主的沉积格局;次要模式为局部河势影响下,新桥水道中、下游局部河段形成以粉砂质砂为主的沉积格局;第三模式为洪季径流影响下以砂为主的沉积格局。扁担沙沙尾下移导致进入新桥水道径流增强引起表层沉积物变粗。东风西沙水库的构建诱发新桥水道上段尖端沉积物变细。  相似文献   
888.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广大地名工作者在不断改进工作的同时,正在积极探索与社会发展相同步的地名管理工作的最佳模式。对于地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广大地名工作者,以及关心地名管理的人们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使地名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服务功能。一、正确定位地名管理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确定地名管理机构的归属。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地名管理机构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根据这一要求,应将地名管理机构设置在建设部门,特别是规划管理部门,一方面能有效地使地名规划与…  相似文献   
889.
珠江口盆地燕山期岩浆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泛分布在华南大陆的中生代岩浆岩(包括花岗岩、花岗闪地、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等),在珠江口盆地是构成第三系沉积基底的主要岩石。据20多口探井对岩样的岩石性质、年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等特征的分析,认定该区岩浆岩的侵入时期属于燕山期第三、四、五期;由陆至海,侵入时间具有逐渐变晚和侵入作用逐渐加强的趋势。其成因主要有陆壳改造和过渡同熔两种,具有火山弧、板内与同构造碰撞带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890.
印度冈瓦纳系煤层槽波探测技术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冈瓦纳系煤田占印度国家煤炭储量的99%。槽波探测技术是印度国家煤炭部第一次引进的矿井小构造物探成套技术。通过在A2、A3两个面的槽波探测工作,初步了解了其主采煤层的槽波条件、波速、频率和槽波穿透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