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根据肥城煤田石炭系太原组的岩性、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沉积特征,将该区晚石炭世古地理划分为碳酸盐开阔台地和潮坪环境,认为太原组形成于潮汐作用为主的陆表海海岸,泥炭坪是成煤的重要古地理环境,潮渠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地壳的脉动性振荡作用是控制沉积环境演化和聚煤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四川盆地东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巨大的前景,目前已进入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因 此加强对该区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预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精细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物性 和孔隙结构等资料分析,对该区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了该区有利储层分布区域。研究区飞仙关组主要的 储集岩类型是白云岩类,鲕粒灰岩次之;物性总体上呈现低孔、低渗的特征,且主要储集空间为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储层类型 主要是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程度受控于岩石类型、沉积相带分布、海平面升降、白云岩化作用等因素影响。其中鲕滩发 育区为有利储集相带、相对海平面下降有利于储层孔隙的形成,埋藏成因的粉晶-细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是飞仙关组储层 中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成岩作用类型,也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综合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预测了有利储 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63.
利用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青海云杉森林上限采集的树轮样芯,建立3个树轮宽度年表,与气象资料的响应分析发现,上年9月到当年4月的降水量是冷龙岭上限云杉生长的限制因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重建本区1848年以来的降水量,重建模型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5%,并用交叉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低通滤波序列显示冷龙岭过去近160 a经历了4次干期:1853-1857年,1877-1880年,1919-1931年,1974-1975年和4次湿润期:1869-1872年,1888-1892年,1950-1956年,1970-1972年.通过与祁连山中、西段的干旱序列对比得出,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祁连山山区东、西降水的低频变化具有一致性.MTM(Multi-taper method of spectrum analysis)周期分析显示冷龙岭降水量存在40 a左右和2~3 a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表明,ENSO循环和东亚季风对冷龙岭降水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4.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及耦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干旱区绿洲平原地带,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明显,且二者存在高度的交互耦合关系。为实现分时段、分区域对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及对土壤盐渍化进行有效治理,以克里雅绿洲为研究区,根据20个地下水样点及8个土壤样点的监测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分析法及GIS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耦合系数模型计算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夏秋季较深,冬春季较浅且研究区西北浅,东南深,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土壤盐分含量夏秋季快速下降,冬春季迅速上升且研究区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条带状递减分布;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含量之间存在交互耦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为了满足无人机图像定位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SIFT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在尺度空间特征点检测时设定像素步长,减少极值点的检测个数并较均匀地分布在图像上;其次,根据检测到特征点自身灰度信息确定对比度阈值,去除对比度较低的特征点。该算法实现自适应步长和对比度阈值来加快特征点提取,从而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IFT算法明显降低了提取出的特征点数,大大提高了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66.
四川省防雷中心自主研发了多因子融合雷电短临预警系统,并投入业务试运行.协助中国气象科学院研制开发了CAMS_LNWS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并进行本地化处理和业务试用.对两个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较强的雷电预警能力,对19次雷电天气过程预警的TS评分,平均超过0.75.在实际应用中发现:CAMS_LNWS系统对未来新生雷电活动有更强的预警能力,而多因子融合短临预警系统则对已经出现雷电的移动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更好的预警效果,两者之间的结合应用为四川省雷电短临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7.
空间目标匹配是实现多源空间信息融合、空间对象变化检测与动态更新的重要前提。针对多比例尺居民地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模式的松弛迭代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缓冲区分析与空间邻近关系检测候选匹配目标与邻近模式,同时计算候选匹配目标或邻近模式间的几何相似性得到初始匹配概率矩阵;然后对邻近候选匹配对进行上下文兼容性建模,利用松弛迭代方法求解多比例尺居民地的最优匹配模型,选取匹配概率最大并满足上下文一致的候选匹配目标或邻近模式为最终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比例尺居民地匹配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能有效克服形状轮廓同质化与非均匀性偏差问题,并准确识别1:M、M:N的复杂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68.
69.
虚拟主机服务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技术是现代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虚拟化技术,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建设资金,缩减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增加业务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山东省区域地震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总结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成功经验,可为地震及相关行业数据中心虚拟主机服务建设方面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70.
煤红外光谱的精细解析及其煤化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采用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对红外光谱进行分峰处理,通过对自然演化系列和人工模拟实验系列样品的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表明,煤的红外光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量表征煤化作用程度。含氧基团和烷基侧链随煤化程度的增高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脱落,且脱落的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基的减少主要发生在Rmax为0.5%之前,但可以持续到肥煤阶段;脂肪基团的脱落主要发生在沥青化作用阶段内,并导致生成大量的烃类,沥青化作用之前发生的脂肪基团的脱落是煤的未熟和低熟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沥青化阶段之后的高演化阶段,煤中的烷基侧链已经脱落殆尽,芳环缩合程度明显提高。红外光谱的分峰技术和定量,为精细解析煤的结构特征和煤化作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