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探索海床液化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的波浪水槽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常认为沉积物的再悬浮主要来源于过剩剪切应力对海床表面的逐层侵蚀。虽然许多研究已经注意到波致海床液化在其中的重要性,然而,至今鲜有成果对其进行可靠的定量评估。本文即尝试通过一系列大型波浪水槽实验,初步对其进行量化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对波高 (波高水深比) 为 4/20 和6/20的情况下, 黄河三角洲粉质沉积物的液化分别可以贡献52.5% 和 66.8%的再悬浮沉积物, 液化贡献与相对水深呈现正相关;进一步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构建了用于定量描述液化贡献与相对水深关系的参数化方程。液化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再悬浮过程:(1) 液化后黏聚力的减弱与渗流托举力,导致沉积物抗侵蚀性衰减 (2) 有部分细颗粒沉积物通过液化海床内部的渗流 “泵送” 输运到海床表面。  相似文献   
82.
83.
84.
Based on tropical cyclone (TC) data for the period 1949 to 2008 and following the Gumbe-I method, Pearson-Ⅲ method and determinacy method,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possible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of TCs affecting southern Fujian where a nuclear power will be loc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of TCs agrees well with the results determined with the methods above and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is 867.4 hPa and 868.1 hPa, respectively, in a 1,000-yr return period). Established with the theory of atmospheric dynamics, the determinacy method yields a result of 867.28 hPa/1000 years, only a little smaller than the result of the probability method. Because of randomicity in parameter adjustment with the Pearson-Ⅲ method whereas the determinacy method is theoretically solid and its estimates are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methods, it is therefore reasonable, for security and conservative concerns, to adopt the result determined with the determinacy method as the possible maximum intensity of TC (with the central pressure being 867.28 hPa in a 1,000-yr return period).  相似文献   
85.
地震信息显示软件将Google Maps API技术与Delphi7.0开发环境结合,脱离了Google Maps Api技术在嵌入式网站服务器上的开发,相对避开了API密钥的申请和使用限制,实现了中国地震信息网和美国地震信息中心2个网站的震情数据的实时显示,并增设了全球震情动态和震情报警功能,达到虚拟地震台网功能。  相似文献   
86.
2003年以来,聊城市始终把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水平。市政府连续出台了《聊城市城区土地储备办法》、《市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暂行办法》、《聊城市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办法》,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化运作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土地资产经营管理新机制。据统计,2003-2005年,全市共实现政府土地收益15.4亿元。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87.
华北冷季一次大范围雷暴与暴雪共存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凡超  李江波  张迎新  买文明 《气象》2015,41(7):833-84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及NCEP客观分析资料,对2013年3月12日华北出现的一次比较罕见的大范围雷暴和暴雪共存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范围的雷暴为发生在低层冷空气堆之上的高架雷暴。虽然雷暴区中低层水汽通量辐合较弱,但中高层θe平流差造成中层出现条件不稳定,在850 hPa切变线前部西南风中辐合配合冷平流以及切变线的先后触发下,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这是河北中部发生大范围雷暴的主要原因。暴雪区中层较强的水汽通量辐合及辐合层厚度爆发性增长、700 hPa槽区以及槽前西南气流和偏西气流的强辐合是造成北部暴雪天气的重要原因。此外,中低层正的差动涡度平流较散度场对暴雪及雷暴区的动力作用的反映更明显。  相似文献   
88.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1000 m deep sea mining system is built up with the similarity theory.Sine mechanism is used to simulate mining ship to generate lateral shock excitation by ocean wave.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spherical joint connecting deep sea mining system has been done in band six marine condit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ment of spherical joint connecting deep sea mining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thread connected ones,the lifting pipe of spherical joint is "flexible pipe".The flexural torque of the articulated lifting pipe system in pump and buffer is generally periodic variation with some irregularity,the value is stable on 60 N·S,and it is obvious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fixed lifting pipe system;The total displacement exhibits cyclic variation pattern,and the periodicity of them is longer than that of sea current.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And the analysis in the paper offer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1000 m deep sea mining system in China.  相似文献   
89.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就南关东地区发生地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于1988年6月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再次发生关东大地震并非迫在眉睫,但发生南关东地区直下型地震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紧迫性。"最近许多出版物多用直下型地震作为标题,或许就是这一观点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于田县发生了MS7.3地震,主震前一天在震区发生了MS5.4前震,震后余震活动频繁,由于震区台站十分稀疏和不均匀、地壳速度结构复杂,台网常规定位结果精度有限,很难从中获得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活动趋势的正确认识.本文首先利用位于震区附近的于田地震台5年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了震区附近的地壳结构,建立了震源区的地壳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联合震相到时和方位角对2014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从2014年02月11日-2014年04月30日,共计577次地震)进行了重新绝对定位.结果显示,(1) 重定位后的前震和主震震中位置明显向地表破裂带及其附近的阿尔金分支断裂(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靠近,两者相距5.4 km,主震位置为36.076°N、82.576°E,震源深度为22 km, 前震位置为36.055°N、82.522°E,震源深度为19 km;(2) 本文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沿NEE-SWW展布,优势分布长度约73 km、宽度约16 km,平均震源深度为14.8 km,其中77%的余震分布在地表破裂带的西南端,这部分余震中少数沿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分布,绝大多数沿北东东向的南肖尔库勒断裂分布,位于地表破裂带东北端的余震沿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分布,但发生在地表破裂带的余震极少;重定位后,位于地表破裂带西南侧的震中分布由台网目录的近南北向变为北东向,与地表破裂带、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走向一致;(3) 沿重定位剖面的地震分布,可推断位于地表破裂带西南段的南肖尔库勒断裂与位于北东段的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倾向反向,南肖尔库勒断裂的倾向为SE,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的倾向为NW,这与本次地震野外考察得到的断裂性质一致.综合重定位结果、地表破裂带分布、震源机制解、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的性质认为,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尔金断裂西南尾段的两条分支断裂——南肖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肖尔库勒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