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3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an improved numerical model for wave breaking in the nearshore region based on the fully nonlinear form of Boussinesq equations. The model uses the k equation turbulence scheme to determine the eddy viscosity in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To calculate the turbulence production term in the equation, a new formula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rface roller. By use of this formula, the turbulence production in the one-equation turbulence schem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ter portide velocity and the wave celerity.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Hansen and Svendsen‘s experimental data (1979) in terms of wave height and setup and sctdow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wave height and setup and setdown shows satisfactory agreement. The modeled turbulence energy decreases as waves attenuate in the surf zone. The modeled production term peaks at the breaking point and decreases as waves propagate shoreward.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both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play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the transport of turbulence energy immediately after wave breaking. When waves approach to the shoreline, the production and dissipation of turbulence energy are almost balanced. By use of the slot technique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movable shoreline boundary, wave ranup in the swash zone is well simulated by the present model.  相似文献   
32.
河口潮流垂向二维有限元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σ坐标变换在河口潮流数学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它在差分离散范畴内的适用性,并认为:在变换后的规则网格上,控制方程增添了若干个非线性项,使得模型更加复杂、计算工作量增加、增大了误差的可能性,为了建立简单、快捷和有效的河口潮流垂向二维数学模型。本文应用变网格有限元方法(不引入σ坐标变换。采用任意四边形等参单元)离散横向积分的Navier-Stokes方程。  相似文献   
33.
一个概化的潮汐河口羽状流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陆架海水动力-生态耦合模型(COHERENS)中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对一个概化的潮汐河口羽状流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均一水深和无风的理想条件下,模拟得到了一个潮周期内概化的潮汐河口表层水体:a)羽状流流场和盐度场的平面分布;b)3种不同河流径流量作用下的羽状流流场和盐度场的平面分布;c)4种不同底床粗糙长度下的羽状流流场和盐度场的平面分布。结果分析表明:a)羽状流的长度在潮汐的作用下递增,而其最大宽度近似呈周期性的变化;b)羽状流的长度和最大宽度都随着河流径流量的增大而分别变长和变宽;c)羽状流的长度和最大宽度都随底床粗糙长度的增大而变小;d)无潮情况下羽状流的凸起明显并存在沿岸流,然而在有潮情况下凸起不明显且无沿岸流;e)水平扩散可能限制了沿岸羽状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第11届PECS02国际会议上有关河口和海岸海物理海洋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河口动力学、河口输运、海岸动力学、海岸输运、河口海岸地貌动力学和大陆架海动力学6个部分。  相似文献   
35.
江苏如东西太阳沙及烂沙洋海域潮流泥沙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孟国  时钟 《海洋通报》2005,24(6):9-16
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有限差分法并考虑波浪及其破碎作用,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场和泥沙场数学模型.该模型对有望建设成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的江苏如东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的潮流场和泥沙场进行了细化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本海区潮流基本上是顺深槽流动的往复流,潮流流速大,烂沙洋北水道和西太阳沙附近大潮涨落潮最大流速分别在2 m/s和1 m/s以上;(2)本海区的潮平均水体含沙量在0.5 kg/m^3以下,落潮含沙量大于涨潮含沙量;(3)小浪对水体含沙量影响很小,大浪作用下水体含沙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6.
李为  时钟  浦祥  胡国栋 《海洋与湖沼》2017,48(4):682-694
基于ADCP走航观测得到长江河口北槽弯道附近3个横向断面(AD3、AD5和AD6)的流速资料,采用涡度方法,本文计算、分析了弯道环流与混合在垂直横向上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3个横向断面上均存在由不规则界面分开的二层结构的横向环流。半拉格朗日余流的计算结果显示:(1)小潮期间,AD3、AD5和AD6断面呈现表层向海、底层向陆的纵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大潮期间,呈现表、底层均向海的纵向半拉格朗日余流;(2)小潮期间,AD3断面呈现表层向北导堤、底层向南导堤的横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大潮期间,AD3断面中间区域呈现表层向北导堤、底层向南导堤的、而断面两端区域则呈现表层向南导堤、底层向北导堤的横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3)小、大潮期间,横向断面AD5和AD6均呈现表层向北导堤、底层向南导堤的横向环状半拉格朗日余流;(4)"纵向半拉格朗日余流"在–0.2—0.7m/s;横向半拉格朗日余流"在–0.15—0.2m/s;(5)纵向半拉格朗日余流在横向上有明显变化。对弯道环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1)斜压梯度、内部摩擦致混合和底部摩擦致混合这三项各自的纵向分量是驱动纵向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纵向动量的横向重新分布项"次之,离心力和地转的影响可忽略;(2)横向斜压梯度和内部摩擦致混合项是驱动横向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离心力、地转和底部摩擦致混合次之;(3)横向环流可能通过"纵向动量的横向重新分布项"减弱纵向动量,从而可能减弱纵向环流。  相似文献   
37.
以单体建筑为对象的属性挂接方法已无法满足城市建筑立体空间多层差异的属性信息挂接需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倾斜三维数据的建筑物智能楼层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二维建筑物矢量边界提取建筑物立面纹理,并在Mask R-CNN模型上增加一个特征增强结构——反向的特征金字塔(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充分利用高低层特征信息,提升窗户识别检测率;同时,根据窗户排列规则进行规则化补全,然后进行层高计算、分割楼层。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容错性较好,即使在窗户识别不全或有遮挡的情况下,经过简单的后处理也能实现楼层的分层。  相似文献   
38.
渤海湾风浪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SWAN模型对渤海湾在定常风和非定常风作用下的波浪场进行了模拟,并利用黄骅港附近波浪统计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WAN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渤海湾在定常风和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成长和传播过程。此外,还应用ADCIRC潮流模型,初步探讨了潮流对波浪要素的影响:(1)无流存在时,波高的成长和波周期的变化是一条光滑的曲线,但当有流加入时,由于其流速和水位在一个潮周期内随时间的变化足不均匀的,其对波浪成长产生影响,使波高和周期呈不规则变化;(2)波浪成长初期,流对波高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当波高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流的存在对波高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39.
瓯江口外洞头岛北岙后涂围垦工程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建立基于不规则三角形差分法的洞头岛附近海区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现场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对北岙后涂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就北岙后涂围垦工程对周边海区的影响及围塘根部的冲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垦工程不会对客运和货运码头及航道通航条件产生明显影响,对洞头峡的涨落潮水流、三盘大桥桥墩及其通航孔基本没有影响;单纯潮流对围塘根部冲刷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围垦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