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对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暗色泥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的特征。暗色泥岩累积厚度达640m。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在0.38%~1.78%之间,TOC大于0.6%的样品占9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Tmax在354~548℃之间,Ro平均值3.24%,表明干酪根演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研究中还发现,S1+S2(<0.2mg/g)和IH(<16mg/g·c)都很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烃源岩已经经历过极高的热演化和排烃过程,排烃发生在晚二叠世和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52.
图们江口附近沙丘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们江口沙丘沙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其次为岩屑和黑云母。沙的平均粒径为2.16-2.18φ,相当于0.22mm,标准偏差为0.55-0.59,偏度为正偏,峰态以中等至窄峰态为主。磨圆程度较差,以次棱角状一次圆状为主。石英表面主要发育有碟形坑、三角痕、麻坑以及贝壳状断口等机械作用痕迹,还发育有溶蚀沟、硅质球沉淀、硅质磷片和硅质薄膜等化学作用痕迹。上述特征表明,图们江口沙丘为经过风沙再次改造作用的海滩沙。  相似文献   
53.
尤丽  刘立  彭晓蕾  曲希玉 《世界地质》2007,26(2):218-223
黑龙江鸡西盆地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是主要的含煤系地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及交代作用等,露头砂岩经历了表生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砂岩物性差的重要原因,二者相比,前者对该区孔隙度减少贡献更大。对比露头砂岩与岩芯砂岩,露头砂岩的储层物性更好。  相似文献   
54.
刘剑营  刘立  曲希玉  王玉洁  胡瑨男 《世界地质》2006,25(4):349-352,366
对鸡西盆地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露头砂岩中的黏土矿物进行了X-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组成,组合可分为高岭石型与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型两种,根据黏土矿物组合判断露头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煤系地层和泥岩成岩过程中析出的有机酸是高岭石型黏土矿物组合发育的重要原因,而沉积相带水动力条件弱导致砂岩渗滤条件的变差则是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型黏土矿物组合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
为寻求减缓全球变暖的途径,利用高压釜,开展不同温度下(75、100、125、150和175℃)CO2与钠长石的水热实验研究,以探讨CO2在长石砂岩中地质封存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钠长石溶蚀强度逐渐增强,在150℃左右开始有菱镁矿、菱铁矿等碳酸盐矿物生成,175℃新矿物生成量增加,这表明CO2能够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在含钠长石的长石砂岩中以矿物的形式被“固定”,其被“固定”的温度在150℃左右。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吉林省磐石市至明城公路西侧实测剖面的岩石组合及具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地区石炭纪鹿圈屯组沉积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区鹿圈屯组结核样品常量元素具有高Si、Fe,低K、Na的特征。泥岩样品微量元素具有高Sr、Zr、Ba、V,低Be、Ta、Tl、Bi、U的特点。稀土元素具有轻重稀土分异显著、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负异常的特征。沉积环境主体为海相还原环境,发育三角洲相和海相沉积,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57.
利用高压釜在不同温度下(100℃、125℃、150℃和175℃)开展了CO2-钾长石水热实验。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技术及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反应前后样品及溶液进行观察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钾长石溶蚀程度增加,150℃时在钾长石表面识别出新生的碳酸盐等矿物。这说明温度达到150℃时,CO2就能够以新生矿物的形式稳定固结在地层中,为CO2的地下封存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CO2矿物捕获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碳存储的研究表明, CO2最稳定的存储方式是 CO2的矿物捕获, 即将 CO2注入到地下,使其以方解石、菱铁矿、白云石及片钠铝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适合 CO2矿物捕获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岩、砂岩和火山碎屑岩.分析了3种岩石类型的金属元素含量、金属元素的释放能力、与 CO2反应生成的矿物类型及对 CO2的捕获量,并比较了3种岩石类型对 CO2矿物捕获能力的差异.其中玄武岩等火山岩的金属离子含量高,但其孔隙空间有限,制约了成岩反应,且 CO2注入后具有逸散的风险;砂岩分布广泛,有足够的孔隙利于流体注入,但是金属离子含量相对较低,对 CO2的矿物捕获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火山碎屑岩则结合了前2种岩石类型在矿物捕获方面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 CO2矿物捕获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59.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地震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千公里地震剖面解释基础上,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等4个地震参数,采用“构形 结构 振幅 频率 连续性”的地震相复合命名原则,总结出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近10种地震相单元,5种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分析表明,在没有钻井揭示的白垩系中、下部,其油气潜力有可能比泰州组更加可观,是很好的烃源岩。钻井资料也表明白垩系具有生、聚油过程,这进一步说明白垩系中、下部的生烃潜力。中、新生界的数套物性较好的储、盖层和众多与油气大规模运移时间匹配良好的构造圈闭,使白垩系成为南黄海盆地找油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60.
岩屑的类型与含量对于储集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统计方法通常是针对砂级大小的岩屑颗粒,这对于以砂砾混杂为主的砂砾岩储层研究来说会忽视对砾石级大小岩屑的含量统计,进而导致岩屑的统计结果偏差。为了建立适用于砂砾岩储层的岩屑含量统计方法,综合应用FMI成像测井、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等手段,将宏观砾石级岩屑统计结果和微观砂级岩屑统计结果结合起来,对砂砾岩储层中的岩屑类型与含量进行定量表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薄片观察与统计带来的统计学误差。将该方法应用于东营凹陷北带盐家-永安区块沙四段上亚段储层中得到的认识为:盐家区块以碳酸岩岩屑与花岗片麻质岩屑为主,永安区块以硅质岩屑与花岗片麻质岩屑为主;岩屑类型与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两区块储层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