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火山活动对热带高空温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序列回归分析、对比分析和个例分析法分析了火山活动对热带高空大气的温度效应. 主要结论为:火山活动影响最显著的高度是平流层70 hPa约22 km高空,由此高度向上或向下,火山活动的影响都逐渐减小;火山活动将引起平流层大气升温、对流层大气降温,其分界线大致位于对流层顶300 hPa附近;火山活动对于热带70 hPa高空温度距平变化的影响超过了总方差的457%;单独考察几次强火山活动(如阿贡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和厄尔奇冲火山等)的温度效应表明,在热带地区强火山爆发后的20个月内,对热带高空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其距平变化的80%!成为该时段高空温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2.
23.
24.
基于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运动学方程,获得了太阳绕太阳系质心的运动周期为准22年.太阳轨道运动周期和北半球高空大气温度场准22年变化周期二者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在整个太阳系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得到太阳轨道角动量和太阳自转角动量之和守恒.理论上,通过太阳绕转和自转角动量间的转换,建立了行星会合指数与全球高层大气温度场变化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大气温度场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建立了联系,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5.
深海温度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太平洋、大西洋深海温度场谱分析发现,地球海洋温度变化广泛盛行着22年尺度的年代际周期性变化,这种22年变化周期在深层海洋中更为清楚。分析认为,这是地球海洋温度场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世界海洋不同海域深海温度对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响应的相位存在显著不同,南北大西洋海温变化相位相差115度,即变化趋势接近相反;南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相位相差19度,南太平洋变化超前。另外,太阳活动所激发的海温变化的振荡幅度在不同海域也有显著差异,北大西洋海温22年周期振幅为0.07℃,而南大西洋则高达018℃,是北大西洋的2.5倍之多!在太平洋中,北太平洋深海温度22年周期振幅最大,南太平洋次之,赤道中太平洋最小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阐明了由风切应力涡度所决定的埃克曼层中垂直运动速度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在海-气热力交换十分活跃的热带西部海域观测到北大西洋有最大的垂直运动速度(涌升流),并表现出强烈的年际变化,冬夏两季尤为鲜明。速度的正距平很少能连续出现4个月,而负距平却能持续11个月之久。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水温形成模式范围内,分析了不同海域水温与垂直运动速度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季节性和非同步的特点,且仅存在于涌升流区。在热带海域海洋的热状态滞后于大气作用的响应时间为1个月,而在北纬45—50度海域则为3—4个月,且春季各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广东莲花山斑岩型钨矿床钴金银碲铋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钴、金、银、铋是莲花山钨矿床重要的可综合利用的有益伴生组分。文中主要对其矿物光学特征,化学成分及其矿物共生组合关系作了简要介绍,由于本矿床中金、银、碲、铋矿物颗粒细,量又少,所以缺少重要的X光分析资料,这是研究中很大的不足之处。毒砂是钴、镍、金、银、铋、碲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因此该矿床的综合利用,首先要注意毒砂的回收。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1956-1977年华北与胶东半岛夏季风和东太平洋赤道海温做出交叉谱分析。7月份,华北与胶东半岛夏季风为双峰型分布,而8月份为单峰型分布。华北和胶东半岛夏季风与同期东太平洋赤道海温存在明显的总体负相关,尤以7月份最为显著。同调谱的计算结果表明,从2月(4月)开始,赤道海温就已经持续作用于7月(8月)的华北和胶东半岛夏季风,其中以4年左右周期的中频反相耦合振荡对总体相关系数的贡献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约2年周期的高频反相耦合振荡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热带海洋非埃尔-尼诺时期海温场的一种重要分布形式——海温场EOF展开第一特征向量场与高低空大气的相关分析和谱分析发现,该类海温分布典型场不仅对高空大气的起伏振荡有重要影响。而且与低空大气的涛动现象关系密切,其变化领先于低纬涛动现象4~5个月,可能是低纬涛动现象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