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连沙尘天气及预报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煜  曲晓波  隋洪起  黄振 《气象》2008,34(11):54-61
通过对位于东北亚沙尘暴天气下游的大连近7年的沙尘天气统计分析,以及应用天气学方法进行预报模型分析,揭示出大连地区沙尘的主要特征和预报着眼点.大连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变化趋势同全国基本一致;沙尘天气的源地有4个,有三条影响路径.沙尘影响时,平均相对湿度都较低,以西北风为主.西北路径是影响大连地区产生沙尘天气最多的路径.在北路系统影响下,有三种天气类型;西路系统和西北路系统也分别有三种和四种天气类型.大连的沙尘天气预报着眼点首先要关注其上游的起沙情况,然后结合三路影响系统的预报模型进行分析;三路影响系统有不同的起沙关注区和不同的天气系统位置和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72.
随着经济发展,福建省耕地非农化数量日趋增多,从而影响到人类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耕地非农化在当前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耕地数量又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以协调"吃饭"和"建设"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回归分析,研究福建省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粮食单产与耕地资源的数量关系,寻求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3.
牛方曲  杨欣雨  孙东琪 《热带地理》2020,40(6):1109-1116
文章关注于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关系,建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框架,并以海南省为案例区开展应用研究。该框架首先对区域产业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分级,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其次解析了区域产业、人口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最后,基于产业评价结果设定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结合产业和人口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评价不同产业结构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即产业和人口的规模上限。结果表明:2016年海南省的经济规模并未超载,产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其中土地资源成为海南省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其次是水环境;海南经济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多为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亟需加强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为提升经济发展规模上限,需要培育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文章建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将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联系,其评价结果政策意义更为明确,可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产业及人口发展规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4.
整周模糊度搜索方法是卫星导航高精度应用技术研究的关键,通常可分为测量域、位置域和模糊度域。其中位置域整周模糊度求解方法因为其计算量大而很少应用于实际,也成为该方向难以突破的瓶颈。首先针对北斗系统特殊星座构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利用GEO卫星东西向几何构型好的特点,提出一种三维转换为二维位置域模糊度搜索算法。该方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能够极大地减少计算量。最后,利用短基线的北斗实际数据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5.
基于新闻大数据的北极地区地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萌  袁文  袁武  牛方曲  李汉青  胡段牧 《地理学报》2021,76(5):1090-110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大面积消融,引发了严重环境问题,同时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的北极政策有直接影响。全面实时地分析北极地区地缘关系及其变化特征,对中国制定北极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海量全球实时开放数据库的出现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如GDELT新闻事件数据库提供了覆盖全世界的源于各国主要媒体服务平台的新闻数据,为地缘关系实时监控及分析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利用GDELT数据库,引入labeled- LDA主题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挖掘了2013—2019年北极圈内8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关键要素,构建了国家(地区)交互网络,发现了北极地区国家(地区)之间关系的演变格局。主要结论为:① 北极地区热点新闻主题聚焦于气候变化/冰盖融化,冰盖融化是北极地缘关系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② 冰盖融化新闻热度与海冰监测数据变化存在极强的相关性;③ 随着冰盖融化,北极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活动激增,其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总体呈现出俄罗斯、加拿大主导的格局。  相似文献   
76.
“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一带一路”经历了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的巨大转变,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政治领袖们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平台。伴随这种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一带一路”研究已经深入到除了基础科学领域外的几乎所有学科。本文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分析了4年多来“一带一路”研究文献的特征,而后总结了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核心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 自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研究发文量迅速上升,由2014年的1000多篇飙升到2017年的20000多篇;② 文献比较庞杂,以宏观性、战略性和一般性文献为主,舆论性很高,基于深入研究的高水平学术文献少,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③ 对外直接投资、互联互通、“走出去”、全球化、全球治理、命运共同体、人民币国际化等得到的关注较多;④ 地理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和理论构建、地缘政治经济分析、“中欧班列”、海上航运战略支点、海外投资模式、经贸格局及其经济影响、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最后,本文呼吁加强“一带一路”的理论建构以及建设机制和国别研究,并积极开展中外学者之间“一带一路”研究对话以及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77.
中美洲伯利兹陆架区3个孤立的全新世碳酸盐台地的发育E.Gischler,J.H.Hudson在伯利兹生物礁碳酸盐台地中,通过岩心可以识别出4种全新世岩相:珊瑚粘结灰岩相、颗粒砾状灰岩相、未固结的生物礁砂质和砾质以及泥炭质相。(1)珊瑚粘结灰岩相最为丰...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在蒸馏水0~10℃条件下,如在含Ni,Co,Cu和有机质的溶液以及不同底质的合成海水中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黑锰矿,钠水锰矿,钡镁锰矿,羟锰矿,菱锰矿以及黑锰矿微结核(直径5.8~43.5μm)结壳(厚度20~33μm)的合成实验方法和结果,并得出,控制锰矿物形成的条件是,除必要的物质来源外,起决定作用的是形成环境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相似文献   
79.
油气勘探不断深入,非常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就愈显重要,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水封气,水溶气,水合气和煤层气4种,它们具有非常规的赋存状态,可以聚集在向斜构造的最底部或煤层中,由于其资源量巨大勘探前景广阔,因此认真研究其形成富集规律,寻找出更多的油气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0.
本文根据1958 ̄1987年间所能搜集到的国内外黄海底层海温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该海域75个分析站点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性的年变化和大面积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还基于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相关性较好的结论进行了底层海温缺测的插补计算,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