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482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991.
盛夏七、八月份,正值农作物生长旺季,需要充沛的水分。在此期间如果连续出现10天以上的少雨干旱,即通常说的“卡脖子旱”,对农业影响很大。预报未来10天以上有无伏旱,对市政府指挥农业生产,采取有效对策,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所以本文对淄博市的伏旱预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曹永华 《气象》1988,14(4):17-20
本文利用交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5—9月积温与玉米气象产量序列周期振动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吉林5—9月积温存在着3.33年的显著周期,黑龙江有2.5年周期。而玉米气象产量的显著周期,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分别为6.66、4.0、4.0年。  相似文献   
993.
<正> 陕南早中三叠世地层中广泛分布着一套与碳酸盐岩-蒸发岩有关的非原生沉积的“角砾岩”,由于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与盐溶作用有关,故常称之为“膏溶角砾岩”或“盐溶角砾岩”或“岩溶角砾岩”等。关于其地质特征及成因,我们通过对陕南下中三叠统中分布的“膏溶角砾岩”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膏溶角砾岩”的地质特征、成因及其找矿指示意义等各有不同,不能一概称之为“膏溶角砾岩”。因此,我们将其划分为:膏溶残余角砾状碳酸盐岩;坍塌角砾状碳酸盐岩及喀斯特角砾状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了许多便利,其中将3S测绘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中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测绘作业的测绘效率和测绘精度,非常之大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3S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够给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曹翠翠 《盐湖研究》2018,26(1):59-65, 86
研究了卤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氢氧化锆上的吸附行为。测定了氢氧化锆对有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变,并探讨了有机物与氢氧化锆的吸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焓变ΔH及吸附自由能变ΔG分别在-15~-10 k J/mol及-20~0 k J/mol范围内,表明氢氧化锆对卤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且吸附过程主要为范德华力吸附及氢键吸附,经脱附再生后的氢氧化锆可完全恢复其形态特征及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减少对网络带宽、通信成本及智能体自身能量等有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近些年来,基于事件驱动机制的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的问题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集中讨论了几类典型的事件驱动机制,着重介绍了集中式、聚类式、分布式事件驱动机制,自驱动机制和基于边信息的分布式事件驱动机制的设计思想及研究进展.此外,排除芝诺行为作为事件驱动机制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指出了其早期研究存在的盲点,并总结了两类有效的分析方法.最后,给出了事件驱动机制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实现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数据的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Web远程自动气象站监测的设计方法,以STM32微控制器和网络芯片W5500为核心,创建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对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进行较为精确地监测。  相似文献   
998.
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布泊于1962年全部干涸,干涸前湖面积约5400km2,目前湖底被厚20~40cm的盐壳覆盖,海拔约780m。盐湖北岸和东岸普遍发育三级湖积台地,其高度分别为783~785m,789m和810~820m,相应的湖面积分别为9250km2,20000km2和55000km2左右,根据释光和14C年代,它们分别形成于7.0~7.5kaB.P.,约30kaB.P.和90~130kaB.P.,与深海氧同位素第5和3阶段及全新世大暖期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见,位于亚洲腹地、气候极端干旱的罗布泊,在地质历史时期其湖面的扩张与收缩受全球气候变化因素驱动,其变化幅度的强弱则与区域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9.
诸多沉积记录揭示,中国北方早期历史,气候环境大致经历了3580-3050 cal a BP、3050-1800 cal a BP两个阶段;前者为稳定的湿润气候期,后者为逐渐趋于干燥的气候期;前期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王朝统治期,政局稳定,社会承平,王朝较为稳定地传承了5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后者对应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等朝代,在不足1300年内,政权格局多次更迭,表现出一种与前期截然相反的社会政治生态。这期间,以都城为标志的王朝的重心,具有向东南迁移的趋势。年代对比发现,商代夏、周代商、平王东迁、西汉甚至东汉灭亡等改朝换代的社会政治事件,都与沉积记录所指示的气候环境的显著变化(恶化)对应。研究再次证实早期的中国历史与气候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并认为如下两个因素可以阐述这种关系的存在:① 中国北方地理环境空间是扇状的,且自然环境具有梯度变化的特征,这种地理环境格局叠加在气候变化之上,具有特殊的加剧与舒缓区域社会矛盾的作用。② 小农经济具有对气候变化的特殊敏感性。对西汉所做的案例考察认为,不尽合理的社会体制往往通过一系列反馈作用将这种敏感性在气候恶化阶段“放大”,随之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由此造成的各种危机成为王朝崩溃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赣北黄茅潭湖泊沉积记录的240年以来古洪水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洪水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利用赣北黄茅潭的湖泊沉积,建立了小冰期以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洪水记录。采用210Pb和137Cs方法厘定了地层年代,基于粒度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器测记录(1950年)以来指标记录的特点与区域日降水超过50 mm天数的关系,认为黄茅潭HMT-01孔粒度(包括粗粉砂+砂/粘土比值、平均粒径)和Zr/Rb、Ti/Rb、Zr/Fe比值可作为洪水指标记录,共识别出1950-2010年期间记载的13次洪水事件中的11次。基于这些指标记录及指标特点,共识别1769-1950年间由历史文献记录的31次洪水事件中的23次,识别率达74.2%。研究表明:①湖泊沉积中Zr/Rb、Ti/Rb、Zr/Fe比值和粒度参数(平均粒径、粗粉砂+砂/粘土)作为洪水指标,对洪水事件沉积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且Zr/Rb比值对洪水事件的检出率较高;②黄茅潭流域洪水发生频率暖期高于冷期;③年代际尺度上,1820s-1840s,1860s-1870s为19世纪冷期黄茅潭洪水高频期,这两个阶段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较多;20世纪赣北黄茅潭洪水基本随1920s-1940s,1980s-1990s两个变暖阶段而高频出现,与长江中下游大洪水演变特点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利用湖泊沉积记录反演过去的洪水变化,延长洪水序列、认识洪水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