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工作发展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和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动力过程的混合型(hybrid)耦合模式,其中的大气部分为一个由一阶斜压模表示的自由大气和混合行星边界层所组成的简单热带大气模式(区域为热带太平洋:120°E~80°W,30°N~30°S;水平分辨率为2°×2°),海洋部分为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的14层)。两模式间的耦合是这样进行的:简单大气模式计算出海表风应力,热通量由松弛公式计算,淡水通量(蒸发与降水之差)由观测资料给定,它们一起作为海洋环流模式(OGCM)的强迫场;而OGCM计算出海表温度(SST),在其以外地区给定观测到的气候海表温度或陆地温度,作为大气模式的边界条件。本文给出采用逐日、同步耦合方案时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气候态模拟结果,表明未采用任何通量修正(fluxes correction),耦合模式未出现气候漂移(climate drift)现象,并且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气候态,特别是海表风场及相伴随的辐合带和降水、海表温度和流场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文中还进行了对耦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以验证其良好性能和对实际热带太平洋气候系统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52.
有云时大气红外遥感及其反演问题:Ⅰ.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7,21(3):341-347
我们已经研究了晴空情况下的大气红外遥感及其反演问题。本文对有云情况下的大气红外遥感及其反演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指出国际上通用的处理有云反演的晴空订正法存在误差放大问题,然后提出了3×3相邻视场同步反演法。在该方法中,假定3×3相邻视场具有共同的大气温度廓线和大气水汽廓线,从而使求解方程数增加到9倍,反而反演参数只增加有限的几个,大大提高了有云情况下反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3.
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的构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的构造,以及在构造伴随模式中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由于二阶伴随模式在资料同化算法和敏感性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也介绍了构造二阶伴随模式的方法,这对构造其他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4.
建立了一个描述平流层臭氧均相光化学过程的箱模式,详细地讨论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奇氯(Cl_x)和奇氮(NO_x)对光化系统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系统的解在状态—参数空间中构成一个‘尖拐’突变流型;当奇氯的排放强度从当前值提高约30%,或者奇氮的排放强度从当前值减少约30%时,将触发突变过程,臭氧将以不连续方式从高状态跳到低状态,浓度将减少约50倍.  相似文献   
155.
年际气候变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薛峰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6,20(5):524-532
本文利用IAP GCM 20年的模式输出结果,计算了海平面气压、表面气温和降水的年际气候变率,并与观测资料作了对比分析,以考察模式模拟年际变率的能力。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再现了观测变率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这说明大气内部动力-物理相互作用过程对年际变率有重要影响,而模拟值的偏低则显示了模式中未包括的某些外界强迫因子如海温和海冰年际变化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56.
张邦林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8,22(2):129-136
根据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利用ECMWF客观分析的几个特定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场和东西风场资料,计算和分析了个别年份(1981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尤其是对亚洲西太平洋地区季节突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首先给出了1981年大气环流各季的一些基本特征。减去年平均后,发现冬季和夏季环流型相反,而春、秋季环流型则与冬季环流型几乎正交。(2)计算了各候平均场偏差和典型的冬季偏差场F'w的相似性系数Rw(t),分析它们的特征并加以比较,结果是半球尺度的大气环流过渡季节(春、秋)虽然短些,但突变性不很明显。(3)为了研究与行星尺度相联系的南北向季节推移,本文给出了纬圈平均偏差场的Rw(t)分布,发现在大多数纬度中,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都有突变性,纬度越低,春季来临越早,秋季来临越迟。(4)为了研究大气中行星波,东西向环流结构的季节变化及调整,本文给出了按经圈平均偏差场的Rw(t)分布,发现在低空和对流层高层及平流层低层季风区内季节突变十分显著,鲜明地反映了季风环流和季节变化的关系。(5)最后,本文计算了北半球各个20o×10o经纬距分区域中的Rw(t)分布,发现在许多分区域中,季节突变都很明显,尤其是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季风区里,但突变的早晚随高度和区域而变,即有时空四维结构。总之,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参数Rw(t)及其他一些概念和方法确能很好地描述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及其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7.
以二维全流模式对南沙群岛邻近海域春季典型月平均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网格的空间步长为50km,时间步长取4min和20min两种。前者用于计算适应过程,后者用以计算发展过程和耗散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流与实测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8.
沉痛哀悼恩师谢义炳院士曾庆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恩师谢义炳院士不幸辞世,不肚悲痛,缅怀恩师的人品学问、道德风范;永记恩师的教诲与栽培。音容犹在,而人已杏,学生欲再请教于恩师已无处寻踪了,悲从中来,哀不能已。当今改革开放、中华...  相似文献   
159.
一个大气环流模式差分格式的检验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两种工具对我们设计的一个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差分格式作了较为严格的检验。首先,我们用检验球面模式的传统工具Rossby-Haurwitz波对简化的正压模式进行了检验,其效果与欧洲中心的结果极为一致。其次,我们发展了检验斜压初始方程模式的工具——非线性Haurwitz波,并对环流模式的框架部分作了检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0.
正压地形扰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正压模式对一种水平差分格式在有复杂地形下的计算稳定性及动力性能作了多种检验,模拟了在不同结构的基流上扰动的传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