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文利用变数ψ=(1+n)(1-θ)和ζ= |1+n|~(1/2)ζ求得Lane-Emden方程的一般形式,此式适用于n=-1以外的所有多层体指数。对三种对称几何形状,用(u,v)面上的奇点性质讨论了n在整个数轴(-∞相似文献   
13.
一系列有限单元模型模拟了阿留申岛弧板块边缘附加体在晚白垩世板块增生过程中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变特征。该地区板块增生过程中的楔形附加体具有不同的长度和厚度,在数学模拟过程中,附加体被假定为弹性连续体,根据有限单元程序计算出数学模型应力场,断裂发育状况是根据库仑-莫尔准则确定的。有限单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为太平洋板块相对北美大陆板块的俯冲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大洋地壳的逆冲作用。数学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附加体古构造应力场有一定的演化规律。在板块增生的早期阶段,古应力1σ表现为近水平方向的压应力,逆断层发育于附加体中。大洋地壳的逆冲作用使得附加体应力轨迹重新定向,正断层发育于楔形附加体的底部,平移断层发育于大洋地壳的深部位置。逆冲作用可能导致了楔形附加体的侧向增生和垂直方向上的厚度加大。在板块增生的晚期阶段,楔形附加体中晚白垩统沉积岩尚未固结时,古应力1σ表现为近于垂直方向的压应力;当晚白垩统沉积岩固结之后,1σ为近于水平方向的压应力,逆断层发育于楔形附加体顶部。晚白垩统沉积岩的成岩过程对楔形附加体顶端古应力场分布特征和断层发育状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序言随着世界铀矿勘探事业的发展,产在沉积地层中的各类铀矿床,已陆续发现,而且因为这类矿床的规模大,矿石加工处理容易等特点,逐渐被重视起来,与内生热液矿床比较,其重要性也就更加明显。在这些矿床中的铀矿物,虽然多数属于次生矿物,但一向被认为原生矿物的晶质铀矿(Uraninite)和铀石(coffinite)也产于这些矿床。如在日本的鸟取、岡山两县广泛分布的人形(山卡)型铀矿床里,除了产有钙铀云母(autunite)和斜钙铀云母(meta-autanite)之类次生铀矿物外,还有大量与硫化矿物伴生的所謂黑色人  相似文献   
18.
东亚与东南亚古、中生代植物及其植物地理区(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亚洲古、中生代植物化石分布及其演变的论著,最近显著增加.本文简述了这方面的概况,并且指出了今后古植物学研究中应注意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东部上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地层碳同位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东部上新元古界-下寒武统沉积序列中碳酸盐岩较多,本文研究的三条剖面上厚约500m,包括:东龙潭组、渔户村组及筇竹寺组底部,覆于海相冰水沉积之上,反映了从潮上蒸发至浅水相环境。已获得的δ^13C和δ^18O值显示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33~ 2.64(‰)和-14.98~ 0.78(‰)。依靠δ^13C测试,结合岩矿鉴定,发现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岩石成岩作用中有改造现象。显然,δ^13C总的变化范围及变化模式比世界其它地区小,但却包含一个δ^13C负异常,直接位于古生物学上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