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板山坪岩体和南召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的东部,分别侵入于宽坪群和二郎坪群。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板山坪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96.0±8.1Ma和486.9±9.3Ma,南召岩体的年龄为452.3±6.2Ma。板山坪岩体以石英闪长岩为主,少量的花岗闪长岩,南召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板山坪岩体和南召岩体均显示出I型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属性,两个岩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弱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物质来源均以壳源为主,并可能有幔源物质参与。根据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笔者等认为,这两个岩体的形成与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有关,板山坪岩体侵入时间为板块碰撞初期阶段,而南召岩体侵入于块体碰撞抬升阶段。  相似文献   
122.
从Sloan巡天第二批释放的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Data Release Two)中选择了395个在r波段亮于15 mag的晚型旋涡星系作为样本,对样本星系的表面亮度轮廓进行一维两成分(核球与盘)拟合,并着重讨论了盘的颜色梯度,分别用Δc/ΔR和Δc/Δlg R两种形式来拟合。结果表明,对于波长相距较大的颜色r-z和g-z,颜色梯度更符合Δc/ΔR为常数的线性变化形式,而g-r则符合Δc/ΔlgR为线性的情形;用Δc/ΔlgR拟合的梯度值分别为Δ(9-r)/ΔlgR=-0.152±0.010,Δ(r-z)/ΔlgR=-0.377±0.019,Δ(g-z)/ΔlgR=-0.590±0.026,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3.
王楠  吴才来  雷敏  陈红杰  李名则 《地球科学》2018,43(4):1253-1265
北祁连造山带经历了洋盆的打开到闭合这一完整的Wilson旋回,并发育有大量与之相关的花岗质岩体.加深对花岗岩的研究可以为重建俯冲-增生/碰撞造山格架提供关键线索.对带内西段的青山二长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相学以及造岩矿物化学成分的电子探针原位分析,厘定了其矿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一步约束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青山二长花岗岩中钾长石全部为正长石,斜长石为中酸性的中长石和更长石,黑云母属镁质黑云母,角闪石则为镁角闪石亚类.锆石饱和温度平均为750 ℃,黑云母的结晶温度平均为647 ℃,氧逸度为-15,推测岩体固结压力约为1.85×108 Pa,形成深度约6.73 km.矿物化学特征显示,青山二长花岗岩为具Ⅰ型花岗岩特征的低熔线花岗岩,并具有壳幔岩浆混源的特点,可能为含水条件下形成的钙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4.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二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15257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颜色星等关系.结果表明3个颜色g-r、r-i、r-z均与r波段的绝对星等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即:越亮的星系,颜色越红,而且色指数弥散越小.并且简单讨论了观测到的颜色星等关系对盘状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的约束.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基于三标度提出的改进层次分析法降低了传统方法构造判断矩阵的主观性,通过数学变换将判断矩阵转化为一致最优阵,避免了繁琐的逻辑一致性检验过程,给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一种简易方法。实例表明:改进AHP优序法计算简单、方便,在水质评价中能够合理地给出各水样的污染程度和类别。  相似文献   
128.
麻池河乡和沙河湾花岗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南侧。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表明,麻池河乡花岗岩岩浆结晶年龄为(490.8±2.9) Ma(加里东期早奥陶世);沙河湾石英二长岩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40.6±1.5)~(228.2±1.5) Ma(印支期中三叠世)。麻池河乡花岗岩锆石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759~1 096 Ma。沙河湾石英二长岩tDM2为891~1 516 Ma。麻池河乡花岗岩源岩为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亏损地幔物质。沙河湾石英二长岩的源岩主要为中元古代壳幔混合物质,还含有少量新元古代壳幔物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秦岭洋壳向北俯冲于北秦岭地块之下,俯冲的洋壳和上覆地幔相互作用产生的杂化熔液通过结晶分异形成麻池河乡花岗岩。沙河湾岩体经历了至少两期地质事件,时间跨度为(240.6±1.5)~(228.2±1.5) Ma和214~197 Ma。约250 Ma勉略洋闭合之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在秦岭地区发生碰撞,导致扬子陆块俯冲至南秦岭地块之下并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早-中三叠世((240.6±1.5)~(228.2±1.5) Ma)花岗岩类。约220 Ma碰撞结束后,板片断离诱发软流圈物质上涌,同时俯冲陆壳开始折返,在地幔热和构造减压的条件下,俯冲陆壳及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广泛的部分熔融,形成不同程度具埃达克岩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晚三叠世(214~197 Ma)花岗岩类及伴生的镁铁质暗色包体。  相似文献   
129.
在西藏措勤地区进行的1:25万区调中,地层古生物的研究取得一些新进展,在原来被认为属上新世陆相沉积的“乌郁群”上部发现丰富的有孔虫化石,根据有孔虫化石组合,这套地层应属阿普特期至赛诺曼期的深浅海沉积;在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早期的角砾凝灰岩中首次发现大量硅化木化石,表明在此期间西藏气候温暖湿润,并有大量森林被毁于频繁的火山喷发;在拉果错-川巴断层南、北两侧的下二叠统 存在不同的化石群落,其南侧为代表浅海环境的珊瑚-Ting群落,北侧为深浅海的菊石群落,由此可以看出古生物化石研究在区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的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钱方等命名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石林是一种新型的地貌景观,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石林相对高5~20m,座座石峰,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花岗岩石林由燕山期花岗岩形成,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这些节理裂隙为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奠定了基础。第四纪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形成了众多的冰川遗迹,如山脊上发育了由花岗岩构成的冰川遗迹一刃脊和角峰,这些冰川遗迹也就是花岗岩石林形成的雏形。同时,花岗岩受到冰川和流水侵蚀,特别是长期强烈的寒冻风化及风蚀等作用,在内、外动力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今独特的花岗岩石林。北大山花岗岩石林以其独特地质特征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