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导致岩石介质磁性发生变化,即产生震磁效应。研究表明地磁短周期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出现的地磁扰动关系密切,不同频率的电磁感应场,携有不同频率电磁波穿透深度地层的介质信息。对地磁扰动场信息进行提取,计算,分析,可以获得与其相关的地震前后地磁场的变化特征。1997年1月21至4月16日,新疆伽师地区(76.6°~77.2°E,39.3°~39.8°N)发生了强震群活动,6级以上地震7次,5级以上地震4次。随后在5月17日,6月24日又分别发生两次5级地震。该震群活动6级地震时间间隔短、分布范围小,仅在3个月的时间内,连…  相似文献   
12.
朱燕 《内陆地震》2006,20(2):120-120
2006年4月19日上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李宏研究员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邀请,特为科研人员作了题为“地应力测试技术与地震监测预报试验工作构想”的学术报告。李宏研究员长期从事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他从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历史发展,目前国际、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朱燕  巴克 《内陆地震》1997,11(2):178-181
地磁场包含有丰富的地球内部信息,探索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磁的前兆异常,对地震预报具有现实意义。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场及较大范围的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可能伴随着地下电导率的某种变化,从而使变化磁场的感应场产生一定的异常而反映到地磁日变化上来。这种异常日变化一般在地磁垂直分量Z上反映最为明显。地震前Z分量日变化的异常可表现为幅度上的变化或是相位上的变化。一般垂直分量Z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即低点时间,只随经度变化。根据统计,各台低点时间的出现均在北京时间13点前后。若低点时间偏离了该台低点出现的正常规律就发…  相似文献   
14.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1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其共同特点是主压应力轴方向沿北北东向,主张应力轴沿北西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具有明显局部特征;从震源破裂特征来看,伽师强震的滑动尺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较小,震源破裂面积不大,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无明显伸展方向;伽师强震群的破裂断层面为北东向,与震源深度梯度变化带、地壳接触变形梯度变化带、等烈度线以及地震扩展方向吻合;伽师强震群是在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在震源区附近剪切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北东向的脆性快速破裂,从而造成了伽师强震群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5.
周强  朱燕  吴厚勇 《贵州气象》2007,31(5):47-48
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检查,规范防雷减灾的各项工作,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职能,是目前安全气象的一项比较重要工作,该文介绍贵阳市白云区气象局在执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 ,并运用X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方法 ,对复合前后的高岭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连续洗涤 6次后 ,可获得稳定的胡敏酸高岭土复合体 ;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符合Fruendlich吸附模式 ,Kf 为 0 .85 7;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的红外光谱出现了明显的C—H振动吸收峰 ;吸附行为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 ,发生在铝的表面羟基吸附位上  相似文献   
17.
徐道尊  朱燕 《高原地震》2000,12(1):55-62
应用形态法、差发法对新疆尔勒台1990~1996年地倾斜资料做了系统的分析处理,对250km范围内的Ms≥5.0级的5次地震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地震前差分曲线表现为超出2.0倍均方差限,单分量曲线和矢量轨迹曲线出现破年变或年变消失。因此用形态法和差分法就可以判断资料是否 在前兆异常,根据资料异常的方向性并结合异常的不同特点可用来预估危险地点。  相似文献   
18.
伽师强震群震源机制与区域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所搜集新疆地震台网各种短周期Pg 和Pn 波初动方向资料和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及中亚地区部分资料,计算了新疆阿图什1996年6. 9级和1998年6. 0级地震、伽师1997~ 1998年6次强震,以及MS≥ 4. 0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48个。结合伽师强震群地震时空分布、地震烈度,对该区域应力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SW-NE向。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掌握贵阳市夏季暴雨特征以及暴雨可能带来的灾害,该文应用贵阳市1961-2010年各站暴雨日资料,统计不同强度等级下暴雨出现的概率,得出了以点和面为特征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面模式下的评估结果做了空间分布处理。该评估结果显示了贵阳市不同强度等级下的夏季暴雨灾害概率分布情况,反映灾害出现的空间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2011年贵州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1年1月17日至20日贵州省出现的两次降雪天气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降雪回波强度一般〈30dBz,中心强度普遍在30-40dBz之间,反射率因子的分布梯度不大;但降雪过程中夹杂冰粒的时候,回波中心强度能达到50dBz。降雪回波的顶高一般在7km以下,其中顶高5-7km的情况占到60%左右,发展旺盛时回波顶高可达到8km以上。降雪回波径向速度的等值线比较密集,沿径向梯度变化大。“牛眼”状回波是降雪回波的一个典型特征,“牛眼”状回波正负速度中心值的大小与降雪量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风廓线产品的近地面层风向对于预报降水类型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当风廓线产品上近地面1.5km高度的风向由东偏南转为东偏北时,地面冷平流取代暖平流,雨夹雪向纯雪转换,反之,暖平流取代冷平流,则是纯雪向雨夹雪转换,或者降雪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