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剪跨比的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将生产车间预制成EPS保温模块拼接成墙体模板,在横向和纵向孔洞中分别布置钢筋,然后在孔内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形成“EPS新型节能”格构式混凝土墙体,然后对6个参数不同的试件进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的试验.结果,墙体破坏形态为:首先墙体相邻格构柱间的连梁出现环状裂缝和“X”...  相似文献   
12.
以受山洪灾害影响突出的云南文山城区为研究区,从承灾体属性特征和社会承灾能力二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完成城市土地覆盖类型解译,在此基础上应用GIS定量分析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对承灾体属性特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山城区50年一遇山洪淹没范围内的承灾体中城市房屋建筑的易损性最大。对易损性要素中的社会承灾能力分析认为,由于文山城区段防洪河道行洪能力低,蓄滞洪能力弱。山洪灾害的易损性仍然较高,山洪对文山城威胁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泸定县深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14日泸定县深家沟暴发了一场灾害性泥石流,平均流速6.3m/s,由于泥石流位于县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流域面积小、坡陡、沟道短且比降较大是深家沟的主要特征.深家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该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堆积危险范围10633m2,最大堆积长度为147m,最大堆积厚度为1.45m.其防灾减灾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拦挡排导,提高下游的排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堆积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泥石流堆积扇是判别泥石流性质、发育阶段和危险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小江流域泥石流堆积扇的调查和观测,阐述了泥右流堆积过程和扇形地形成模式,并对泥石流扇群横向、平面组合类型及变形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流域泥石流堆积扇发育典型,类型齐全,扇群组合复杂,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江苏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及其对铜金矿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硫、铜、金成矿区。基于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建库数据,通过ZSAPS2.0软件GIS平台,选择与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相关的特征矿物,圈定了自然重砂组合异常。通过自然重砂组合异常特征发现,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自然金、黄铁矿、重晶石等重矿物组合对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响应明显。在组合异常的基础上,圈定自然重砂综合异常,以成矿地质条件、与已知矿床的对应关系、异常强度、异常规模、重砂异常套合程度等为指标,对综合异常进行评价,从而为宁芜火山岩盆地北段铜金矿找矿远景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油层组超低渗透储层的微观渗流特征及驱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以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渗流实验为主要手段,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方法对孔隙结构、岩石类型等进行测试。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的渗流特征以网状驱替和均匀驱替为主,指状驱替甚少;不同的驱替类型对应不同的最终驱油效率,均匀驱替模型最终驱油效率最高,指状驱替模型最低。储层物性中渗透率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孔隙度次之;适当地提高驱替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驱油效率;提高注水体积倍数也能适当地提高驱油效率;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泥石流的模拟计算提供基础,以四川省龙池地区水打沟泥石流为例,研究利用实际等高线快速生成精度适当的三维地形模型的方法。此方法把ARCGIS和GAMBIT软件相结合,并用C语言编程完成两者间的格式转换。生成的模型可直接导入FLUENT进行计算,也可用于其它二次开发软件中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朱静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19,43(3):506-5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值模拟技术在地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是进行成矿过程模拟研究的重要方法。在数值模拟研究中,FLAC3D软件具有解决非线性、大变形问题的显著优势。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进程,详细论述了基于FLAC3D的成矿过程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成矿过程模拟的研究相对较少,要实现构造变形、孔隙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化学反应4个过程的完全耦合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澜沧江中下游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与危险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川  朱静 《地理学报》1999,54(B06):84-92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通过调查,研究区发育滑坡泥石流灾害点1152处,严重影响航道畅通、水利水电建设和城镇发展。本文分析丁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规律、影响滑坡泥石流形成发展的静态环境因素组合和动态因素组合。开展滑坡泥石流危难区划评价,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地区滑坡泥石流恬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流域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因子叠置法、极差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研究区滑坡泥石流危险度进行综合医划,划分出高、中、低危险区和危险江段,为制定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滑坡泥石流减灾防灾中长期规划提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朱静  李文厚  韩永林  袁珍  李卫成 《沉积学报》2010,28(6):1229-1237
陇东地区以往对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多聚焦于三叠系,侏罗系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限于当时的基础资料、研究目的及认识,研究的精度和深度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细地质刻画及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程度较低。对陇东地区古地貌特征和成藏规律的研究,作为对全盆地地质资料的补充和佐证,无疑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采用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及沉积地质综合方法恢复出陇东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首次做出其三维模拟还原图;依据已探明油藏空间分布,结合地貌形态、成藏条件等分析,总结出研究区古地貌油藏六种成藏模式。勘探实践证实,古地貌油藏受控因素多,古地貌形态特征仅仅是受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