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鉴于现有的形态学梯度边缘检测算子没有考虑梯度的矢量性,在边缘检测部分提出了具有方向估计的形态学梯度算子,并将平滑处理加入该系列算子,使这些算子在噪声抑制和提高边缘清晰度两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同时,在图像分割部分运用了多层次自适应的模糊阈值分割方法,利用自适应的方法对典型的模糊分割器的窗宽进行调整,并运用多层次的局部调整使图像分割后的物体边缘更加完整清晰.  相似文献   
22.
张江  凌宗成  李勃  武中臣 《岩石学报》2016,32(1):113-118
月球漩涡是月球表面具有磁场异常和光度异常的独特地质特征,其成因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典型的Reiner Gamma漩涡为例,利用LROC WAC观测数据,建立该地区主要地质单元(明亮斑纹、暗带和周边月海)的光度模型。研究表明,除光谱特性外,漩涡地区各地质单元的光度行为可作为物质分类的重要依据。Reiner Gamma漩涡地区的明亮斑纹与暗带和周边月海的光度特性完全不同,其异常光度行为(相函数参数)可能与漩涡的强水平方向磁场存在关联。暗带与周边月海的亮度和光谱特性相近,但具有明显不同的相函数参数,其光度行为介于周边月海和明亮斑纹之间,表明它们的月壤物理特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3.
用文献[7]所述三种赤纬改正量同时修正五个纬度站于1955—1960年的观测,重新计算平纬(?)_m、纬度变化Δ(?)和瞬极坐标 x、y.用奥尔洛夫式和取六年均值法计算平纬,连同不修正任何赤纬的结果列于表1、2、3和图1.由不同赤纬改正所得平纬曲线几乎是平行的.从实践上并从理论上知存在着(1)、(2)和(6)三个关系式.共用六站(包括天津站)的资料再次计算极移,得图2.  相似文献   
24.
一、引言早在五十年代Steemann-Nielsen就提出用~(14)C法测定海洋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后来此法为更多海洋工作者采用并相继发表了有关文章如Doty和Oguri 1959;Strickland和Parsons 1968等.特别是液闪技术问世以来,~(14)C法在海洋学上应用更为广泛.应用液闪技术测量~(14)C放射性强度的优点是:含~(14)C放射性样品能与闪烁液充分接触;测量的几何条件接近4π;射线在样品中自吸收少;对弱β射线的~(14)C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25.
基于Web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物流配送,提出了基于WebGIS的物流配送系统模型,并利用了J2EE多层体系,采用结构灵活的4层结构构建了基于WebGIS的物流配送系统模型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利用光谱辐射计测量的大气程辐射资料,研究了相应于“风云一号”卫星上改进型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CAVHRR)4个可见光通道的大气程辐射量(N_a)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满足((N_a(λ))/(N_a(λ_0)))=A(λ/λ_0)~B的关系。 经回归分析得:A为1.0887,B为3.6587。式中λ_0是CAVHRR第二通道的中心波长,即λ_0=0.875μm,λ是CAVHRR其他3个通道中心波长。  相似文献   
27.
元朝的纬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为了修订历法,进行了许多天文实测工作并创制了多种新的天文仪器.公元1279年的大规模的纬度测量就是其中的一项工作.这次测量在27个天文台和观测站上进行,地理纬度从 15°到 65°.本文对这次测量的方法、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水丰水库亚洲公鱼和大银鱼种群生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1月对水丰水库亚洲公鱼和大银鱼的食性、生长、繁殖、群体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亚洲公鱼为杂食性鱼类但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繁殖时还摄食同类卵 ,出现频率达 4 2 .9% ,在冬季也摄食大银鱼卵 (2 .8% ) ;体长 (L)、体重 (W)呈异速生长 (W =1.176×10 - 6 L3.5555) ;群体繁殖速度比 1984年以前提高了 4 9.2 % ;群体结构中体长、体重的离散度很小 .大银鱼前期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后期以小鱼小虾为主要食物 ,也捕食公鱼 ,出现频率 6 .9% -9 6 % ;体长、体重呈等速生长 ,W =4 .4 82× 10 - 6 L3.0 0 0 9;群体繁殖速度高出公鱼 1.18倍 ;群体结构中体长、体重的离散度较大 ,表现出了个体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