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珀斯盆地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是西澳大利亚页岩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域。该盆地属于复杂的凹陷裂谷,海相沉积二叠纪的Carynginia组和早三叠世Kockatea页岩层被认为是潜在的含气地层。通过搜集大量外文文献,全面总结了该盆地含气目标层的地物化特征,Carynginia组的总有机碳含量为1%~15%,干酪根为III型,Ro在0.56~1.91;Kockatea页岩层的总有机碳含量为1%~4%,干酪根为II/III混合型,Ro为0.48~1.93。两组共划分了11各岩相段,其中黑色页岩岩相段和含黄铁矿泥岩段是最重要的生烃含气层。综合考虑地层、地化指标和岩石地球物理性质,圈出了可供参考的页岩气甜点区。  相似文献   
162.
关于磁法勘探测点坐标的生成与工作部署图绘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磁法勘探中,测点坐标的批量生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出了利用Visual C++编制程序生成1∶5万高精度磁法勘探测点坐标的思路,并编程加以实现;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和投影变换功能实现了野外工作部署图的绘制.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国家地调项目四川通安-小牛场地区远景调查项目磁测工作中.实践证明,此方法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3.
CT(层析成像)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分辨率高等特点。通过电磁波特性和分析方法研究,利用钻孔雷达等工程物探设备,可以对建筑物、公路桥梁地基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对地质构造与岩石特性进行研究。这里阐述了钻孔雷达的野外测量工作方法,对比试验和资料处理过程。在结合影响电磁波因素的采样试验后,得出了介电常数与孔隙度、含泥量的关系,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综合解释,为该工程质量的检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4.
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发现深水复合流沉积构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是由灰绿、黄绿色轻微变质中—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板岩)组成的深水沉积。在上部灰绿色页岩所夹的中层钙质粉砂岩中发现了复合流层理、准平行层理、不对称小型丘状交错层理;在下部灰绿色厚层—块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的顶面发现了小型波痕,波痕的形态、波长与波高的分布规律均表现出复合流(combined-flow)的沉积特征。本文根据水槽实验和现代海洋沉积观测所总结出的复合流底床相图和前人在研究地层中较浅海浊流(超重流)与波浪所形成的复合流沉积时给出的复合流沉积示意图,分别对徐家圈组所发现的①小型2D波痕至小型3D波痕的演化和②复合流层理、平行层理、准平行层理和小型丘状交错层理的叠置关系及其纹层所反映的流动方向与沉积时浊流方向的关系,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所发现的复合流层理、准平行层理、不对称小型丘状交错层理及小型波痕应为复合流沉积,并依据徐家圈组存在内波、内潮汐沉积的事实,推测为深水短周期内波与浊流形成的复合流沉积。这可能是地层中深水复合流沉积构造的首次发现,同时也是内波与浊流形成的复合流沉积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65.
廖国忠  王桥  杨剑  夏时斌  张伟  李华  高慧 《地质学报》2023,97(8):2621-2632
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周缘在油气勘探上取得的重大突破,盐源—宁蒗地区成为了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的重点研究区域。盐源—宁蒗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其复杂的断裂体系和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制约着该区油气的生、运、储。鉴于当前油气资源开发所能达到的深度较浅,本文首先利用Crust 1. 0库提供的地球深部结构,采用频率域界面正演的方法获取研究区的区域重力异常,然后将地表布格重力异常减去区域重力异常,获取上地壳激发的剩余重力异常。通过对盐源—宁蒗及邻区的区域剩余重力分布特征的分析,将盐源—宁蒗及邻区在平面上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结合地表地质情况,将最有利于油气资源开发的Ⅳ区采用Parker界面反演对其基底起伏进行反演,进一步将其细分为8个子区。综合分析8个子区基底起伏情况、重力剖面反演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反演,推测该区为康滇古陆西侧、北东走向的向斜构造;向斜南东翼和金河 箐河断裂之间存在的背斜构造,为有利的油气勘探构造,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66.
新寨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法与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寨锡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锡矿床,在前期区域地质调查和化探工作基础上布置了综合物探方法.按照矿区外围就矿找矿的思路,应用电磁测深和双频激电法对工作区进行勘探,结果表明新寨工作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电磁测深能够反映地下岩层展布形态和相关电性异常,激电测量能反映出该区幅频率异常范围及良好的矿体极化特征;再结合多种资料,...  相似文献   
167.
广西大厂矿田中部的笼箱盖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尽管前人对其中个别阶段岩体进行过年龄精测,但迄今还没有对多期岩体进行过系统的年代学精测。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系统测定了岩体中单颗粒锆石的206Pb/238U年龄,结果显示出,笼箱盖复式岩体形成经历了103.8~102Ma、96.6~93.86Ma、90.1~85.1Ma 3期活动,其中96.6~93.86Ma为主体形成时期,其第一阶段形成中细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96.6±2.5Ma)、细粒含斑的黑云母花岗岩(94.3±2.2Ma),第二阶段形成中细粒等粒状黑云母花岗岩(96.1±2.0Ma),第三阶段形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93.86±0.84Ma)。这些岩体之间界限清晰、无明显冷凝边,说明岩浆活动是一种连续的脉动过程。大厂矿田的锌铜矿体、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成主要与笼箱盖复式岩体的第二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过程在短暂时间完成。笼箱盖复式岩体的形成时期与中国东部110~80Ma大规模成矿过程是吻合的,成岩成矿作用可能与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8.
在对牛顿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空间时间概念阐述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地壳运动是个宏观低速现象,因此完全可采用牛顿力学描述地壳质点在空间的位置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该位置是如何随时间改变的,决定了必须选择一个不作加速度运动的参照系,才能正确使用牛顿定律对地壳运动进行正确的描述.因此满足牛顿惯性定律的参照系为地壳运动分析使用的坐...  相似文献   
169.
李华  刘敏 《热带地理》2022,42(4):642-658
恐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恐惧景观在生物系统中有巨大的生态效应,同样在人-地系统中深刻影响物质景观和集体记忆等各个方面。景观知觉、景观态度以及景观与人类的互动影响是当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对恐惧景观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文章对恐惧景观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探讨其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主要结论包括:1)恐惧景观在生态学研究中已经形成恐惧生态学,相比而言,其他学科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2)生态学对恐惧景观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是动物的捕食风险感知,在其他相关研究学科上则主要从人与地方/空间之间的恐惧景观的呈现形式和景观感知进行研究。3)从恐惧景观、游客及情感三者的关联看,可以发现恐惧景观在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情感地理、黑色旅游和情感特性3个方面。最后,提出未来可以跨学科多角度、情感心理及以黑色旅游为切入点对恐惧景观进行探索,深化旅游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0.
尽管在城市中使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会受到复杂人文干扰、施工场地有限的挑战,但是相比于昂贵且具有破坏性的钻孔勘探,在城市采用无损的地球物理勘探带来的好处还是远远超出了其限制.本文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独角兽岛为试验区,在提前了解其地质背景和研究区工况现状的前提下,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组合地球物理方法,对试验区1 km2的面积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地质雷达主要用于30 m以浅的地质结构精细分层,高密度电阻率法重点对30~100 m深的地层进行约束分层.为了提高分层精度,测点及地表起伏形态通过RTK测量控制,最终通过综合地球物理信息、RTK测量信息和钻孔信息,快速获取了试验区100 m以浅的三维地质特征,为正在开展的独角兽岛地下空间规划及施工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