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416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分析了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情况和河南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明确了河南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胜利闭幕 以"新世纪遥感奋进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于2001年10月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落下帷幕.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等10多个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和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大会主席童庆禧和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主任郑立中主持.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9篇,优选80篇编入<中国遥感奋进创新二十年--学术论文集>.会议就遥感技术、图像处理及应用等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选出青年优秀论文7篇.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状况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利用中国北京等 41个甲种日射站 1 979~ 1 990年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 ,配合同期 TOMS version - 7臭氧观测资料 ,反演了 41个站逐年、逐月 0 .75μm大气气溶胶的平均光学厚度值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据此分析了 1 2 a来中国大气气溶胶的变化和时空平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AOD的多年平均分布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向四周减少 ,南疆盆地和长江中游武汉附近为另两个大值中心 ;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东半岛以及广东沿海等 ,AOD值亦较大 ;而东北大部、西北大部、云南和福建沿海等地 AOD较小。AOD各月平均分布有所不同。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春季 AOD值最大 ,最小值则各地不同。 1 979~ 1 990年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西部、贵州北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东半岛和南疆盆地西部等 ,AOD呈增长趋势。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大部、云贵高原和广西西部以及华东沿海等地 AOD呈减小势态。中国地区 AOD的季节变化曲线大体可分为单峰、一峰一谷、两峰一谷和多峰等 4种类型  相似文献   
64.
To build land surface dataset for climate model,with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as well a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the data of surface type,roughness andalbedo over China in 1997 were retrieved,resolutions being 10 km×10 km.Based on these data,an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urfacevegetation cover and roughness as well as albedo over China.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vegetationcover is mainly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in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China andsparse vegetation cover is in the Northwest.The variation of land surface cover affects thevariations of land surface roughness and albedo.High albedo occurred in the north of XinjiangAutonomous Region,the north of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winter,incorrespondence with the location of snow cover.For most part of China,surface roughness decreases and albedo increases in winter,while theroughness increases and the albedo decreases in summer,which could mainly result from landsurface cover(snow cover and vegetation cover)and soil moisture changes.This shows that the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albedo are almost opposite to those of theroughness,in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results.Temporally,the amplitude of surface roughnesschange is quite small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oughness itself.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彼此之间的大陆架边界线相似的概率分析,指出巧合是不可能的,地球在过去几十亿年间一定发生了大规模的膨胀。  相似文献   
66.
67.
68.
利用美国的SAGEⅡ全球月平均格点卫星资料, 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气溶胶状况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高原上空平流层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在冬季最大, 春、秋季次之, 夏季最小, 存在明显的季节振荡现象. 然后利用MM 5模拟了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状况, 结果表明, 相对于设置均一的背景气溶胶而言, 青藏高原地区的辐射强迫均为正值. 高原上地面土壤温度和地面气温均有所增加, 增加的量级相当, 但增幅略小. 高原上500 hPa处的气温也有所增加, 增幅比地面气温的增幅更小, 但仍处于同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69.
70.
(2 0 0 1年 2月修订 )《西北地质》主要报道西北地区地质大调查中涉及造山带地质、资源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数字地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地调项目管理、工作动态及地调最新进展。欢迎并优先发表由国家、省部委重大科技项目及基金资助的有关该区造山带地质研究成果。同时 ,也报道地调学术活动、学术思想的讨论与争鸣。1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逻辑严密 ,文字精练 ,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3~ 5个 )、正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