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闽南粤东沿海“老红砂”沉积成因和时代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闽粤沿海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初期的研究只限于在地质矿产或土壤调查中偶而涉及.三十年代开始才有专文论及岸线升降、冰川消长和气候变迁等问题,亦出现一些对介壳和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论著.解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第四纪地质的研究相应地取得了较快的进展.近年来,由于应用了众多测年手段,使第四系时代的划分有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但又因测年手段可信度的差别,而使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全新统,对整个第四系则注意不够.笔者等,近年来在开展闽粤沿海地震、地质和海平面变化的调查中发现,前人所谓的“老红砂”地层,无论在岩性、岩相、沉积环境等方面,皆有自身的特点,对其成因和时代的进一步探讨,不仅有助于第四系的研究,而且有助于了解此类沉积物分布区的环境变迁、古地理演化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本文以野外考察为基础,结合岩矿分析、机械分析、地化指标分析和若干可能为同时异相地层的断代数据,并参考有关的孢粉、有孔虫等资料,对“老红砂”作较为全面的研究,试图为这一特殊沉积的地层学和年代学的确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华南沿海发育各种类型的红壤型风化壳,其中以花岗岩风化壳的厚度最大,风化层最完整。在雨季,地下水沿不透水风化层面流动的结果,常导致崩塌、滑坡、滚石及局部陷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人类的生产活动或地震等诱发因素,加剧了这类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典型地区的研究,结合大区域的地质情况,提出预测意见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3.
84.
江汉盆地钻井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盆地的稳态温度是分析地温场和大地热流的基础,是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最新获得的9口钻井的稳态温度数据和124块岩石热导率,结合已有资料对江汉盆地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江汉盆地热流41.9~60.9 mW/m~2,平均52.3mW/m~2,盆地总体表现为较低的大地热流,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逐渐减弱,盆地不断冷却的结果;从盆地内热流分布看,热流分布南高北低,反映了江汉盆地构造活动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85.
地面大气电场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气电场仪对2008年6~10月天津地面大气电场变化进行连续监测。讨论晴空、稳定型降水、飑线和暴雨天气下地面大气电场强度特点,结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2008年9月4日飑线过程和2008年7月14日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气电场仪曲线在雷暴发生前15~50min剧烈变化,在强对流天气的雷电监测中有明显的指示作用。结合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能够提高雷电预警和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率,多站点的大气电场仪数据能够扩大雷暴监测范围并且判断雷暴云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86.
考虑强震过程中能量耗散的结构损伤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7.
张虎男 《内陆地震》1995,9(4):338-344
讨论了地震屏护区的分类和机理,并以研究程度较高的华南地区为例,详细论述了有关问题。指出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相邻地区(带)的地震活动规律,可预报被屏护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而正确划分地震被屏护区,对重大工程建设和大、中城市的发展规划始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89.
气象因素对大豆食心虫的影响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分析中的GM(1,1)模型,分析了大豆食心虫虫食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趋势预报模型,又选用9种非线性模型,用并联度选优的方法定量地分析气象因素对大豆食心虫数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综合响应方程。  相似文献   
90.
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哀牢山徐家坝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土壤有机质组成和性质与气候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的组成(H/F),胡敏酸的光学特征(E_4/E_6)和CaCl_2的絮凝极限(FL值),除FL和E_4/E_6与年均降雨量不呈显著相关关系外,其它数值均与年均温、≥10℃积温和年均降雨量呈显著(p<0.01,n=7)的相关关系,并服从一元二次方程Y=A+BX+CX ̄2.由此证明了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和胡敏酸的性质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